第三部 廣宣流布與世界和平
第二十八章 創價三代師弟(28-5)
28-5 牧口會長畢生的奮戰
本節論述牧口會長身為教育家和宗教家,他畢生所追求的事物。
牧口先生一生所追求的是什麼?我們的初代會長想做的是什麽?
那就是「使民眾賢明」,希望民眾的智慧能受到啟發,以此智慧獲得幸福。為此,牧口先生提倡「教育革命(教育改革)」,最終他悟得其根本在於「宗教革命」。牧口先生就是因貫徹此道而殉教。
牧口先生一貫想改善的是「民眾順從權威的卑屈態度」。他還嫌惡那種非但不去改善,反而利用、助長民眾卑屈與無知的「領導人的利己主義」,並為此奮戰。
此外,他還經常批評一些缺乏實際生活根據的「空泛理論」。
《創價教育學體系》裡有云:「以往,那些並非學者的普通人都認為自己的頭腦無法理解深奧的道理,所以無條件接受且服從比較會動腦筋的人,也就是那些受人尊敬的學者的想法,將那些想法視為生活上正確的事情,過著甘願服從他人的生活。」
牧口先生表示,「自己不動腦筋」、「交由別人去做」、「默默服從權威」,這是自古以來大多數民眾的生活態度。
另一方面,領導者利用民眾的順從心態,看輕民眾,自己越來越權威,認為「民眾只要乖乖聽話就行了」。
民眾被迫盲從領導人,日本的歷史到目前為止正是如此。就是一種「不使人知,要人依之」的權威主義。
所以民眾在生活、學問上皆貧瘠,因為他們「過生活不求學問,做學問不懂生活」,這就是日本社會扭曲之處。
牧口先生力求改變,認為「時代已經不同了」。
權威、地位算什麼!名人、學歴主義又算什麽!民眾比這些都重要。懂得真理且創造價值,使民眾幸福才重要,難道不是嗎?
學問、領導者、教育以及宗教,不也是為此而存在的嗎?若明白這一點,就應該立即改善一直以來的不幸狀態,不是這樣嗎?
牧口先生的強力呼籲,現今依然犀利地向整個社會吶喊。
摘自各部協議會的指導(1993年12月6日,東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