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革命:卡洛斯‧魯維奧探討日蓮教義的普遍性

一位男士坐著對麥克風發言。
(© 聖教新聞)

西班牙學者卡洛斯‧魯維奧(Carlos Rubio)是語言學權威及翻譯理論的教授,也是《日蓮大聖人御書全集》(簡稱《御書》)西班牙文版本顧問。他從馬德里康普頓斯大學(Complutense University of Madrid)退休前,曾執教於東京大學。創價學會日報《聖教新聞》在2021年2月16日刊登了一篇博士的專訪,博士於此談論在今天的大環境下,我們從日蓮不屈不撓及充滿慈悲的精神中,能夠得到什麼啟發。

您曾經提及日蓮大聖人的著作與當代社會的重要性,可否請您稍作說明?

《御書》西班牙文版本封面。
《御書》西班牙文版本 (© 聖教新聞)

在2004年與2012年之間,我有幸持續地參與《御書》以及《法華經》 的西文版翻譯、編輯工作。在那之前,我於東京大學執教期間,也曾翻譯其他與創價學會相關的著作。對我而言,不論是在知性層面上或是單純的人性感受上,這些經驗都是上天賜予的珍貴禮物,我會永遠深深地感懷於心。

我相信,世界性宗教具有兩個不可或缺的特質:教義的普遍性以及不依附於當時政治權力的獨立性。日蓮的著作符合這兩個要件。

實際上,《新約聖經》及《古蘭經》也具備同樣的特質。耶穌基督宣說對世人的愛,卻因為這個理念被迫害而釘死在十字架上。先知穆罕默德鼓吹和平,也同樣遭到迫害及流放。

著眼於將平民老百姓從種種苦難中解脫的《御書》,在人類的第三個千年中,可望發揮相當於《聖經》及《古蘭經》在過去兩千年的影響力。

日蓮的例子而言,日蓮萬人成的主張與其勇敢堅持理念的獨立性相輔相成。即使日蓮身處階級意識極度強烈的社會環境中,對自己的使命仍抱有無與倫比的確信,並且不仰賴任何權威,這可說是他最令人敬佩之處,就如他在〈撰時抄〉中所表明:「生於王地,身隨心不隨。」

我相信,基於教義的普遍性以及獨立精神這兩項主要的理由,著眼於將平民老百姓從種種苦難中解脫的《御書》,在人類的第三個千年中,可望發揮相當於《聖經》及《古蘭經》在過去兩千年的影響力。

信息技術的發達促進了現代社會中人與人的交流,但也帶來衝突與分裂。世界性宗教在這方面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我主張,今天的世界性宗教還必須具有另外兩項重要的特質。

首先是文化多元性。全世界有超過192個國家、地區的人民在實踐日蓮佛法,每個地方都各自具有豐沛的文化傳統。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文化背景相異、但是透過同一個信仰連結起來的人們,經過社會流動,將會更進一步地推動創價學會發展成一個世界性宗教。

現代世界中的全球性宗教必須具備的另一個特質,就是應以和平、寬容以及對話為要旨。

儘管各地仍有民族主義及基於退步思想的偶發事件,全世界在21世紀依然堅定地朝向全球化以及多元化社會發展,只有以和平、寬容和對話為基礎的宗教理念才能見容於這樣的社會。我真心相信,佛教的傳統及本質在這方面有許多可供世人學習之處。

今年適逢日蓮大聖人誕生八百週年。在日本的鎌倉時代中,日蓮大聖人撰寫了〈立正安國論〉,當時國家不斷地受到瘟疫及自然災害侵襲。今天,人類的大環境面臨2019冠狀病毒病全球大流行與氣候危機等種種挑戰,您認為我們可以從日蓮大聖人的思想以及行動中學到什麼?

日蓮在〈立正安國論〉中寫道:

「自近年,至近日,天變地夭,飢饉疫癘,遍滿天下,廣及地上。牛馬斃途,骸骨盈路。死亡之輩,既超大半,敢無一人不為其悲慟者!」

日蓮的平等哲學在現代社會深具意義……希望人類全體,不論性別、種族、年齡、信仰、經濟或社會地位,進行一場「慈悲革命」。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在760年前寫下來的文字如此具有前瞻性!日蓮生活於日本的中世紀,當時人們為了找出造成自然界及社會上種種災難的原因,試圖在宗教中尋求答案。在這樣的背景中,日蓮認為,天災以及蒙古軍兩次來襲的人禍,都肇因於當時整個社會和當局領導人遵循錯誤教義這個不幸的事實。

在今天的全球疫病大流行中,衛生醫療當局頒布了針對健康方面的強烈防疫建議,這是一件好事。但是我常常想,為什麼這些主管部門不曾以相同的力道建議人們加深對彼此的愛與慈悲,來有效地對抗孤立與猜疑?

我想像,日蓮若是活在現代,他會提倡一場真切的「慈悲革命」,我認為這是日蓮在此艱困的時局中會想宣揚的理念。以他勇敢無畏的人格特質,肯定會發聲反對人類忽視自然的生活方式,反對家人紐帶的瓦解,反對環境的破壞,反對非人道的物質主義,以及反對不平等、孤立等這些現代社會的特徵。

日蓮性格的兩個特質最讓我印象深刻:不屈不撓的精神以及充滿勇氣的獨立性,讓他在面對當權者時,仍然保有自己的判斷力並採取行動。

我相信,在目前的危機中,我們也可以發聲,以及在自己內心進行「慈悲革命」,並鼓勵身旁的人也一同實踐,示範日蓮佛法的變革力量。

眾所周知,日蓮重視對話,熱愛語言文字,隨時都願意與任何人交流。這種愛好對話的態度源自於佛法的和平主義精神。

日蓮教導,只要我們懷著慈悲心,以對話作為橋梁,我們就能為社會帶來變革。

您曾經以日蓮著作中明示的性別平等態度來證明其教義的普遍性。可否請您詳述?

儘管當今社會輿論大多擁戴平等,性別不平等的狀況仍舊頑強地公然存在於許多社會中。就這方面而言,日蓮對女性的尊重十分符合時代潮流、具普世性而且訴諸人心。

傳統佛教主張,除非女性在未來世以男性之身重新出生,不然無法成佛。但是,《法華經》駁斥了這個論點。《法華經》的〈提婆達多品〉(第十二品)描述龍女成佛的情節。日蓮在〈開目抄〉中進一步說明:「龍女之成佛亦如此,非限於一人,此顯一切女人皆得成佛。」以及「龍女之成佛,是踏出末代女人成佛往生之路矣!」

在另一篇著作〈覆四條金吾夫人書〉中,日蓮又寫道:「唯有此法華經,說持此經之女人,勝於一切女人,甚至,勝於一切男子。」值得注意的是,日蓮寫給女性信徒的信件,筆觸所至,都是簡單明瞭且親切溫馨的鼓勵。

日蓮的平等哲學在現代社會深具意義,可說是一份訴求,希望人類全體,不論性別、種族、年齡、信仰、經濟或社會地位,進行一場「慈悲革命」。

在15世紀宗教統一期間,西班牙以天主教作為統整國家的精神主軸,在成為民主國家之後,天主教就不再是國教。儘管如此,天主教在西班牙社會的文化和習俗方面仍然具有深遠的影響力。日蓮佛法中的哪些因素會讓西班牙人民產生共鳴?

我小時候常常看到按照宗教以不同顏色來標記的世界地圖。塗上藍色的中歐、南歐及南美洲代表天主教。北歐國家是代表基督新教的紫色,北美洲為藍色與紫色相間的條紋。蘇聯等共產國家以黃色來表明當地沒有宗教存在。伊斯蘭教國家有自己的顏色,包括日本在內的亞洲國家則著上另一個顏色來代表佛教。

西班牙馬德里歷史建築的景觀。
西班牙的馬德里 照片來源Gotta Be Worth It from Pexels

這樣的簡化法在今天是行不通的。移民潮、全球化以及多元文化主義令不同宗教團體在傳統上由單一宗教主導的國家中也能蓬勃發展,就像佛教如今在西班牙以及拉丁美洲蓬勃發展。毋庸置疑,西班牙傳統上是個天主教國家,除了南部被穆斯林統治的時期之外,歷史與文化上有超過1500年的時間都是以天主教為主。幾世紀來,猶太教及新教雖然也存在於西班牙,但極為少數。一直到距今50年之前,佛教仍被視為另類宗教,與西班牙文化格格不入。然而,如今因為大概只有不到10%的西班牙人積極地信仰天主教,情況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在我看來,日蓮佛法可能會吸引西班牙人的原因有三個。首先是日蓮充滿魅力的人格特質,尤其是他清晰的遠見,以及面對權威時不屈不撓的態度。

日蓮教導,只要我們懷著慈悲心,以對話作為橋梁,我們就能為社會帶來變革。

第二個原因是日蓮佛法把焦點放在每個人的內在生命,強調向內心尋求真理,而不是執著於外在的形式或文字。舉例來說,日蓮寫道:「夫云淨土、云地獄,非存於外,祇在我等之胸間耳。」

耶穌基督同樣重視此內在化的過程,甚於外在形式或象徵符號,所以我相信基督徒特別能產生認同感。

第三個原因是一個對基督徒而言全新、也因此特別有趣的觀點──「一念三千」法則所闡述的現實觀,亦即整個宇宙都存在於個人的生命中。對於來自傳統基督教文化背景的西班牙人而言,這個理論的吸引力與日俱增。

一群高興的人。
在2018年一場會議中的西班牙創價學會會員 (© 聖教新聞)

天主教在拉丁美洲國家傳播的過程中,無論是歷史上或是文化上,都與當地的信仰與傳統融合在一起,我因此預見,當地人民會比西班牙人更能接受日蓮佛法。我相信,以拉丁美洲人民追求靈性成長的積極度,知性上的好奇心,再加上當地許多國家的人口增長事實,將會為日蓮佛法的傳播奠定良好的基礎。

最後,可否請您分享對創價學會以及國際創價學會的期許?

我一向認為,一個宗教的可信性取決於它是否獨立於政治權威。當權者高度重視的經濟利益往往與大多數人日常生活中迫切的課題無關,也和全體人類面臨的問題脫節,像是環境破壞、核威脅、全球飢荒、童工、性別暴力以及目前的醫療危機等等。

從這個角度來看,創價學會作為一個在家的獨立組織,正在履行一項非常重要的使命,同時是眾人啟發及希望的泉源。

值此全球疫病大流行、危險且充滿不確定因素之際,正如佛教所描繪的「末法」時期,人類需要的就是「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