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本主義開創希望:吉姆•加里森教授訪談錄

吉姆•加里森的個人資料照片
(© 聖教新聞)

吉姆•加里森(Jim Garrison) 任教於美國弗吉尼亞(或稱維吉尼亞)州黑堡的弗吉尼亞理工學院暨州立大學,是教育哲學領域的教授。他的研究重心為實用主義哲學,尤其是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約翰•杜威的學說。在這篇於2020年11月14日刊登在創價學會日報《聖教新聞》的專訪中,加里森教授談及教育在建構社會與培育全球公民這兩件事上的重要性,在過程中觸及日本教育家、創價學會首任會長牧口常三郎的創價(即創造價值)教育學理論。

2014年,吉姆•加里森與拉里•希克曼出版了他們與池田大作會長的對談集《人本教育新潮流──杜威與創價教育》,內容涵蓋人本主義教育的未來、杜威對這個領域的貢獻,以及杜威的理念如何與佛法、牧口常三郎的學說相互輝映。

2020年11月18日是創價學會成立九十週年的紀念日,首任會長牧口常三郎非常尊崇杜威博士。

1930年與我們這個時代有許多共同之處,這兩個遙遠的時間點為彼此提供了明鏡,當我們回顧九十年前發生的諸多事件時,就能更深入地省思現今的局勢。

這兩個時代最大的共同點在於危機的嚴重性。如您所知,1930年處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間,經濟大蕭條正開始對社會產生重大衝擊,極端民族主義更是當時所有戰爭的根源。我非常擔心,如今在世界上許多地方,民族主義有捲土重來的跡象,而2019冠狀病毒的全球大流行至今更造成許多混亂的局面。

約翰•杜威是美國實用主義哲學的早期奠基者之一,他與創價學會首任會長牧口常三郎都認為,教育是扭轉動盪社會的關鍵因素。在他們的時代中,教育主要的功能是為威權服務,但他們主張,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是孩童的幸福。這當然不意味著放任學生為所欲為。 杜威及牧口共同的想法是,讓每位孩童的潛能都得到充分的發展,並且培養他們的創造力,才是幸福生活的基礎。

我認為,兩位教育家之所以有這樣的信念,是因為他們一直非常貼近孩童,因而深切地了解孩子們在想什麼、他們對什麼事有興趣以及需要的是什麼。我也相信,杜威與牧口的理論以及其實踐,導致了人本主義教育的問世。

您可以針對人本主義教育做進一步說明嗎?

優質的教育很容易成為生命的一部分,因此往往不會被察覺到。

首先,我必須指出,人本主義在東方與西方有不同的意義。一切形式的人本主義都強調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尊嚴、價值以及創造能力。但是西方的人本主義往往著重於從其他人以及自然界獨立出來的單一個體的絕對自主權,這種論點是以人類的主宰地位做為基本概念:人類支配自然界,而不是與其和諧共處。

東方的人本主義與此截然不同。以佛法為例,東方的人本主義重視眾生的平等,這種以重視生命尊嚴為本質的哲學可以做為教育的基礎,讓孩童的潛能得以發展,並為他們開啟邁向幸福的道路。我認為,不僅是牧口,杜威也擁有東方的人本主義思想。

對牧口以及杜威而言,價值創造是關鍵性的概念。

對他們而言,教育是一個藉由開發孩童本有的創造力以豐富人生意義的歷程,他們相信,在這個過程中,與他人的連結是非常重要的。

牧口強調世界地理的重要性,他深刻了解並宣揚人類彼此之間的連結性。牧口在他著名的學說中提出,我們透過審視自己的家鄉,就能夠將相關的想法及情感擴展到生活在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們身上。杜威同樣非常強調學習地理學的重要性,眾所周知,他在書中用一個章節專門討論地理學,也是強調相互連結這件事。

當人們努力在生活中做出貢獻,並且能夠體認到生命的相互連結性時,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價值創造者,而且也已經是全球公民。杜威和牧口的目標,都在培育優質的全球公民。

吉姆•加里森教授在座無虛席的講堂中演講。
2010年2月,吉姆•加里森教授在美國創價大學的一場研討會上發表演說 (© 聖教新聞)

現今,他們的理念存在於創價教育中。優質的教育很容易成為生命的一部分,因此往往不會被察覺到,但是當你和接受過這類教育的學生互動時,你可以清楚感受到教育對他們的成長所帶來的影響。這是我與創價大學(位於日本)以及美國創價大學學生接觸時的真實感受。他們非常清楚自己接受的是高品質的教育。

創造價值也是創價學會會員在日常佛道修行中的重點。

創價學會在世界各地的發展,顯示了人本主義教育如何在宗教領域中帶來同樣的價值。我想說的是,除了創價教育體系之外,創價學會本身也就是一個培育全球公民的「機構」。透過各式各樣鼓舞人心的活動,會員拓展了他們的視野,而當他們著眼於全球之同時,卻又不會忽略自己的社區。全球公民就應該是這樣。在身處之地為全球做出貢獻,但也能珍惜其他在地者的努力。

當我想到創價學會中培育全球公民的文化與傳統時,它源自教育家團體這一點就不足為奇了。牧口身為教育家以及佛教徒,對於漠視生命尊嚴且將日本以及全世界引至戰爭災難的民族主義,提出質疑,他發揮道德勇氣,對抗日本軍國主義,甚至願意為了自己的信念犧牲生命,這點讓我非常感動。

杜威體認到,教育是戰勝極端民族主義與偏執想法最有力的工具之一。我相信牧口也有同樣的見解。我認為當時的危機,是因為沒有將人民教育成全球公民所造成的結果。

如今,民族主義在許多國家再度猖獗。美國各地充斥著恐懼、憤怒以及歧視,這一切都源自於缺乏全球公民概念。只關心考試的標準化教育無法培育出創造力,而這個失敗導致今天的危機,可視為教育上的危機。

現今的要務是培育孩童的人格,在池田大作會長從恩師──創價學會第二任會長戶田城聖接受到的教育(池田會長稱之為「戶田大學」)中,我們可以看到這項任務的最佳成果。在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混亂局面中,池田雖然無法接受正規的高等教育,但是他從戶田的個人授課中,不僅接觸了萬般學問,更學到了「人間革命」(人性變革)的理論與實踐。透過人間革命,個人可以覺知自己就是改變社會的先驅,進而能夠創造價值。上大學並不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唯一途徑。

創價學會今年適逢創會九十週年,您對它的評價為何?

我們生活在一個精神層面極度貧瘠的時代。杜威在1934年出版了《共同信仰》。在那個創價學會成立不久、經濟大蕭條正引起社會動盪不安的時代中,他找到了宗教性的意義。儘管杜威對於既有的宗教以及教義都抱著批判的態度,但是他仍然強調宗教性的重要性,他稱之為共同的信仰。

杜威相信,每一個人都可以對社會整體的福祉有所貢獻,而這必須透過兩個面向來達成──個人的成長加上與他人的合作。在社會中,人們透過群體的努力來創造價值,這是杜威的宗教人本主義的核心。對他來說,宗教的人本主義必須能包容所有宗教思想,這種人本主義可以使人們凝聚在一起,可以將充滿暴戾之氣的世界轉變為彼此合作與相互理解的世界。我相信,杜威的宗教人本主義脈動在創價學會會員的生活方式以及付出的行動裡。

池田會長至今與多位全球各地領導人及有識之士進行的對話,便是最傑出的典範。他與來自不同文化及社會背景的領導人對話,包括蘇聯總統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或稱戈巴契夫)。池田會長於此展現了人與人連結的力量,而這就是宗教的本質。

吉姆•加里森與池田大作一起翻閱一本書
2008年8月,吉姆•加里森與池田大作在日本會面 (© 聖教新聞)

我第一次和池田會長「相遇」,是透過閱讀他在多所大學的演講集。在閱讀這些演講內容時,我深深為他將日蓮佛法融入各個文化背景的能力所折服。池田會長有種絕佳的能力,無論任何國家地區,他總是能在演講中帶出當地最好的一面,讓聽衆感受到他的誠意。我相信這是因為他提倡的人本主義是基於更寬容的大我,是大宇宙的生命,能夠將所有人結合起來,也能讓我們看清彼此生命中最好的部分,而不執著於表面上的相異之處。實際上,彼此不同之處會讓人們在接觸以及互相學習時,增加更多樂趣。

創價學會會員背景多元,他們追隨池田會長的腳步,齊心協力為社會做出貢獻,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會員們相信人們的無窮潛力,並為他人的幸福努力付出,他們在世界上的各個角落以及在各個生活領域中傳播了希望的人本主義。我相信這也一直是過去九十年來,創價學會推動各類活動的核心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