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廣宣流布與世界和平 
第二十六章 引領眾人走向幸福的領導人(26-4)

26-4 掌握人心的慈愛與智慧

  因應每個人的狀況與心情,設想周到,靈活、賢明地應對。這種慈愛與智慧,是成為創造價值的領導者的首要條件。

  日蓮大聖人說:「教導別人的時候,如同一部很重的大車,只要塗油就可以使車輪容易轉動;船,只要把它浮在水面就容易行進。」(御書文白並列本Ⅲ,351頁)
  這是很重要的指導。明知車輪沉重,卻不上油就勉強運轉,會把車輪弄壞。對人施教也是同樣的道理。
  「要讓這個人減輕壓力,現在應該跟他說什麽才好?」「要讓那位朋友朝氣蓬勃地前進,應該怎麼鼓勵他、怎麼做才好呢?」要這樣費盡心思才行。完全不考慮對方在想些什麽,只是單方面地予以「指導」,沒有意義。對方正飢腸轆轆,卻長篇大論地說教。對方身體不舒服,卻一味要他努力、加油,如此一來,原本想努力的人也會覺得厭煩。
  因應對方的需要,認真思考應該為對方做些什麽,採取什麼行動?──這份慈愛才是最重要的,慈愛會令人産生智慧。
  例如對男子部、學生部,與其跟他們說艱深難解的話,不如一句:「你們餓了吧,我請客,一起去吃麵。」有時反而能讓他們發心。對於為廣布活動難以推進而煩心的女子部員,即使只是說:「不用擔心啊!有我在!」就能讓她們安心不少。
  事實上,想為廣宣流布帶來成果,有這份「心」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指導不能一成不變。一切法都是佛法。宇宙全體、森羅萬象,全部都是佛法。
  應該站在大局廣泛地思考,要靈活、自在地運用智慧,鼓舞大家。這才是真正「強盛的信心」。
  秉持妙法的大確信,考慮周到,靈活、賢明地回應朋友所需。這是作為領導者必備的條件,否則就不能掌握眾人之心,不能做好廣宣流布。這樣的領導者越來越多,廣宣流布就會更為擴大。

  摘自本部幹部會的指導(1996年2月24日,東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