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廣宣流布與世界和平
第二十六章 引領眾人走向幸福的領導人(26-3)
26-3 親身示範
透過印度獨立之父甘地的故事,強調領導者本身要率先實踐,改革自我,才能令對方改變心意。
甘地的孫子阿倫‧甘地小時候有過這樣的經歷:
一位好吃甜食的男孩和他的父母來到甘地所在的研修道場。這位七歲左右的小男孩由於吃了太多甜食,全身長滿濕疹。但無論父母怎麼勸說,他都不聽,還背著父母偷吃甜食。
母親為此非常煩惱,帶著男孩來找甘地。
甘地聽了這位母親的話之後,說:「好,我來跟孩子說,但是要等十五天後你再來一趟,到時我會說。」
這位母親雖然不明所以,還是照甘地所說,十五天後又把孩子帶來。
甘地把小男孩叫到自己身邊,說了短短的幾句話,不到三十秒談話就結束了。
可是,不知為什麼,小男孩從此不再吃甜食,他的母親非常驚訝。
「奇怪,甘地先生是用了什麼魔法嗎?」
過了幾天,母親去問甘地,他對小男孩說了什麼。
甘地回答說:「我並沒有用什麼魔法。我自己做不到的事,我無法命令別人去做。所以,在告誡孩子『不要吃甜食』之前,我自己停止吃甜食十五天。我要你等十五天就是這個原因。孩子來這裡時,我告訴孩子我已經不吃甜食十五天了,也會一直如此直到他病好能吃甜食為止。」
「我會加油,所以你也要加油!」這就是甘地成功的秘訣。
阿倫‧甘地說:「領導者、教育家要以身作則才能引導眾人,這就是甘地的信念,也是他個人領導魅力的秘密所在。非暴力的精髓就是教育他人的能力。而教育就是『以身作則』。」
創價學會發展的秘訣,也是由於領導者率先示範,「躬身實踐」、「親自吃苦」的緣故,否則就會淪為官僚主義、光說不練。
日本也陷入了困境,關於挽救的方法,有種種議論。不論「應該這樣做」或「那樣做的話就可以改善」,都是很好的提議,但只欠缺一點,就是「提議的人要率先示範」,其實這是一件很簡單的事。
話說得漂亮的人,若能如實地加以實踐,日本應該很快就變成一個很棒的國家。可是,現實卻剛好相反,太多領導者自私自利,卻要求別人克制、忍耐。
上述的小男孩家中,一家人都喜歡並經常吃甜食,卻只要求孩子「不准吃」,孩子是不會聽的。
印度獨立運動時,人民為何能忍受如此艱辛的奮鬥?為什麼面臨難於登天的艱苦課題,人民仍然願意追隨甘地?
因為「甘地不會要求別人去做他自己不做的事」。示威遊行時,甘地也是站在最前鋒,總是到最艱苦的地方去。事實上,這就是非暴力精神的真髓。
「先要改革自己,透過自我改革,令對方改變心意」。
摘自亞洲和平文化會議的指導(1999年2月21日,沖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