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廣宣流布與世界和平 
第二十六章 引領眾人走向幸福的領導人(26-2)

26-2 成為心胸寬大的人

  珍視每個人,向眾人學習,帶給眾人安心與喜悅。創價的領導者就是擁有如此偉大境界的人。

  「心胸寬大的人」是幸福的。信心使我們變得「心胸寬大」。希望各位能成為這樣的人。
  大海廣納百川;小池塘則容納有限。
  日蓮大聖人的佛法觸及浩瀚的宇宙。我們既然有此信仰,就要以「寬大的心」來接受每一位朋友,珍惜他人、珍惜家人,一起享受及度過一個美好和偉大的人生。
  對惡當然要徹底嚴厲地與之奮戰,除此之外,希望大家寬厚地對待朋友,並且成為有餘裕為他人幸福著想的人。
  啊,那個人病了,這個人正為經濟而煩惱,要設法鼓勵他們──信仰佛法的人就是能這樣為他人設想、祈求和行動的人,即使自己也不好過,照樣帶給別人喜悅。這樣的人就是菩薩。
  自己的事暫時擱下,助人第一,帶給他人希望。盼望各位能成為這樣「心胸寬大的人」。
  這就是佛道修行。攀登這修行之山,必定能在生命中積聚起堅如磐石的福運。

  *  *  *

  希望能有「向他人學習」的餘裕。
  任何人身上都有我們可學習之處,諸如「那個人信心堅強,要向他學習」、「那個人的家庭生活美滿,來向他看齊」。
  不斷學習的謙虛態度顯示一個人的心胸寬大。
  幹部尤其會有一種傾向,只是因為在組織上職務高就變得驕傲自滿,以為自己樣樣出色而看不起有實力的人。這樣會使身邊的人遠離,自己的福運也會消失。
  作為幹部,職務越高,更須抱著「向他人學習」的態度。
  更何況從佛眼、法眼,亦即從「信心之眼」來看,每一位會員都是佛,是諸天善神。
  領導者是指「帶給他人喜悅」的人。這是作為領導者的基本條件。
  一般來說,使他人悲傷或傷害他人、壓抑他人的人,不配擔任領導者。
  更何況在佛法的世界裡,領導者若對自己的地位驕傲自滿,逞威風,不僅周遭的人會厭惡他,自己也會變得不幸。
  領導者要努力,讓人說出這樣的話:「一見到他,就感到非常『安心』。他『令人信服』,使人心靈平靜,産生『勇氣』、『自信』和『希望』。」  
  領導者絕不能發號施令。
  而是要成為和藹可親的領導人,讓朋友感到安心。要嚴以律己,寬以待人,這才是「信心堅強」的人。

  摘自在聖塔莫尼卡的指導(1993年9月18日,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