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廣宣流布與世界和平 
第三十一章 通往世界和平的大道(31-15)

31-15 照片是「世界通用語」

  創價學會的文化運動是向民眾開放的價值創造活動。池田先生愛好任何人都能輕易上手的攝影文化,基於想和摯友分享世界美景的心情,他拿起相機從事攝影。小說《新人間革命》中敘述他對攝影懷抱的心情。

  山本伸一真正開始涉足攝影已過了將近十年。
  伸一所創辦、於1973年落成、位於靜岡縣富士宮的富士美術館相關人員及熟識的攝影家等,紛紛建議他舉辦攝影展。
  伸一對此感到汗顏之至。他既不是專業攝影家,原本也不是為了辦展覽而拍照。然而,希望他辦攝影展的呼聲高漲。
  回想起來,他開始攝影是想以自己的方式掀起嶄新的民眾文化浪潮。於是在大家的請求力推之下,他答應了。
  1982年4月,他的攝影展題為「和平與文化的寫照」,在富士美術館舉辦,展出約兩百五十幅作品。作品的拍攝地點不僅在日本國內,還包括歐洲、美國、中國等地。
  觀展的民眾發出熱烈迴響。
  「作品傳遞熱愛大自然與和平的心情,令人感到心靈變豐富了。」「從周遭的風景感受到生命的躍動,彷彿鼓勵人要堅強活下去,讓人充滿活力。」佳評如潮。
  以自己拍攝的照片為贈禮,希望多少能鼓勵同志,這是伸一拿起相機的最大動機。所以,當有人受到他的攝影作品鼓舞,伸一便覺得非常高興,也很滿足。
  那些好評讓伸一感到過譽、愧不敢當。
  本部職員看了山本伸一的攝影展和攝影集後,有人提出「想用先生的照片裝飾學會本部和各個會館」的要求。
  學會的會館擔負著「文化城」的任務,向當地傳播人性文化。但假如要在所有會館的大堂、樓梯平臺等地方裝飾繪畫作品,需要高額的費用。
  伸一想到自己拍攝的照片能派上用場,便應允了這項請求。所謂「創價」,就是涉及一切的價值創造。
  於是全國的會館都掛上了他的攝影作品。
  不少同志透過與這些照片對話,感受伸一的「勉勵之心」而鼓起了勇氣。
  照片是「世界通用語」。即使言語不通,看了照片就能意會,心靈相通。
  看見噴湧的水,人會感受到生命的躍動;看見扎根在岩石上的雜草,會感受到堅韌和勇氣。伸一透過照片超越民族、國界,使人心相連。
  照片有其力量。眾所周知,維克多‧雨果在流亡地曾讓人拍攝了很多肖像照。這是對當權者拿破侖三世暴力壓制的挑戰。
  流亡生活長達十九年,任何人都以為「雨果一定很頹喪、意志消沉」。然而,他送來自己威風凜凜的肖像照,像是宣告:
  「我仍健在!」
  「我不屈服!」
  對他來說,那不僅是照片。
  對伸一來說,照片就像璀璨的煙火,把歡喜、希望和勇氣送到人們的內心深處,使人們心靈復甦。同時照片也是鼓勵同志:「不要屈服!堅強起來!跟我一道前進!」

  摘自小說《新人間革命》第十五冊〈開花〉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