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广宣流布与世界和平 
第三十一章 通往世界和平的大道(31-15)

31-15 照片是“世界通用语”

  创价学会的文化运动是向民众开放的价值创造活动。池田先生爱好任何人都能轻易上手的摄影文化,基于想和挚友分享世界美景的心情,他拿起相机从事摄影。小说《新人间革命》中叙述他对摄影怀抱的心情。

  山本伸一真正开始涉足摄影已过了将近十年。
  伸一所创办、于1973年落成、位于静冈县富士宫的富士美术馆相关人员及熟识的摄影家等,纷纷建议他举办摄影展。
  伸一对此感到汗颜之至。他既不是专业摄影家,原本也不是为了办展览而拍照。然而,希望他办摄影展的呼声高涨。
  回想起来,他开始摄影是想以自己的方式掀起崭新的民众文化浪潮。于是在大家的请求力推之下,他答应了。
  1982年4月,他的摄影展题为“和平与文化的写照”,在富士美术馆举办,展出约两百五十幅作品。作品的拍摄地点不仅在日本国内,还包括欧洲、美国、中国等地。
  观展的民众发出热烈回响。
  “作品传递热爱大自然与和平的心情,令人感到心灵变丰富了。” “从周遭的风景感受到生命的跃动,仿佛鼓励人要坚强活下去,让人充满活力。”佳评如潮。
  以自己拍摄的照片为赠礼,希望多少能鼓励同志,这是伸一拿起相机的最大动机。所以,当有人受到他的摄影作品鼓舞,伸一便觉得非常高兴,也很满足。
  那些好评让伸一感到过誉、愧不敢当。
  本部职员看了山本伸一的摄影展和摄影集后,有人提出“想用先生的照片装饰学会本部和各个会馆”的要求。
  学会的会馆担负着“文化城”的任务,向当地传播人性文化。但假如要在所有会馆的大堂、楼梯平台等地方装饰绘画作品,需要高额的费用。
  伸一想到自己拍摄的照片能派上用场,便应允了这项请求。所谓“创价”,就是涉及一切的价值创造。
  于是全国的会馆都挂上了他的摄影作品。
  不少同志透过与这些照片对话,感受伸一的“勉励之心”而鼓起了勇气。
  照片是“世界通用语”。即使言语不通,看了照片就能意会,心灵相通。
  看见喷涌的水,人会感受到生命的跃动;看见扎根在岩石上的杂草,会感受到坚韧和勇气。伸一透过照片超越民族、国界,使人心相连。
  照片有其力量。众所周知,维克多·雨果在流亡地曾让人拍摄了很多肖像照。这是对当权者拿破仑三世暴力压制的挑战。
  流亡生活长达十九年,任何人都以为“雨果一定很颓丧、意志消沉”。然而,他送来自己威风凛凛的肖像照,像是宣告:
  “我仍健在!”
  “我不屈服!”
  对他来说,那不仅是照片。
  对伸一来说,照片就像璀璨的烟火,把欢喜、希望和勇气送到人们的内心深处,使人们心灵复苏。同时照片也是鼓励同志:“不要屈服!坚强起来!跟我一道前进!”

  摘自小说《新人间革命》第十五册〈开花〉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