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廣宣流布與世界和平
第三十一章 通往世界和平的大道(31-16)
31-16 活字文化的復興
為了人類的成長與進步,池田會長一貫主張活字文化的重要性。本節強調創價學會的活動洋溢著這樣的好學氣息。
創價學會的日常活動裡,隨處可見互相學習的傳統。
大家超越年齡的差距,經常一起學習,都是好學之人。每個月的座談會上都會學習《御書》。各種集會上大家也都認真地讀、聽、學習。
「一切法都是佛法」(御書文白並列本Ⅴ,398頁)──人生萬象、社會現象都是佛法,日蓮佛法如此看待。
所以,也來學習小說吧。托爾斯泰的小說,歌德、雨果的也可以。也試著了解政治、經濟、文化、音樂吧,從中汲取人生的智慧──要採取這樣的生活態度。
這就是創價學會的過人之處。學會正是「學習之會」。
我一直希望大家,特別是青年,要多讀「好書」、「好文章」。
讀書也是在繼承人類的知識遺產。
閱讀文字才能鍛鍊頭腦,培養批判力。光看電視,那是被動的,也有被迷惑的可能。發自肺腑的「真實之文」必須重新受到重視,而憑空捏造的「虛偽文章」應該受到鄙棄。
* * *
在我弱冠前多愁善感的那段時期,正是太平洋戰爭終於結束的混亂時代。戰時與學問疏遠的青年們,如飢似渴地追求新知識。
鄰近的青年組成讀書會,我也參與其中。書籍為數不多,經常是互相借閱。在貧困的生活中,書是我最珍貴的財產。屋裡書架上陳列了古今東西方的書籍,文學類佔了大部分。
確立堅定的人生觀──是我當時熱切的心願。所以當聽到同學邀約「談論有關生命哲學的聚會」,立刻欣然前往。就在那裡邂逅了戶田城聖第二任會長。
戶田先生光明磊落、心胸寬大的人格,以及對苦惱民眾深懷慈愛的溫柔,讓我深受感動。從此我所受的教育幾乎全是得自戶田先生的私人傳授,這麼說一點都不為過。
戶田先生呼籲:「青年啊!心中要有讀書和思索的餘裕。」
恩師幾乎每天問我:「現今正在讀什麼書呢?」那可不是一般的詢問,是像在審問般嚴格。要是沒讀書,我就沒臉見先生。由於如此認真無比地學習,知識成為我的力量、我的財產。
此外,戶田先生就任會長後,對於男子部、女子部成員也各自傾注心力教導。從遍讀世界名著開始,《三國志》、《水滸傳》、《雙城記》、《基督山恩仇記》、《九三年》等。
戶田先生會要求參加者發表讀後感,有時盡情地解答疑問,有時作個人指導,磨練每個人。並且探討了人生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
一個人一生的經驗有限。但是透過讀書,能夠吸取他人的經驗化為己有。如此一來,可以得知人生的深度、世間的廣度,並且洞察人性,培養了觀察社會的眼力。
學會青年們就在如此不停的鍛鍊中,迅速成長。
讀書,是我們「一生的財產」,是無可取代的「心靈養分」,也是「一切學問的基礎」。欠缺閱讀能力,如何培育思考能力?當然也無法擴展自我的胸襟和眼界。
而且,學習美好的過去,美好的未來才會產生。
說來二十世紀在物質上是進步顯著的時代。相對在精神上的落後,使人類可能瀕臨毀滅的危機。所以,二十一世紀必須是精神進步的時代。
摘自《母親舞向新世紀》(日文,2000年1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