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廣宣流布與世界和平
第三十一章 通往世界和平的大道(31-10)
31-10 教育方為和平的基礎
「母子笑語喧嘩的世界」才有真正的和平。池田會長經常主張這項信念。在此呼籲構築不崩潰的和平基礎,重要的是人本教育。
孩童眼眸的光輝,可有國界?
孩童的歡聲笑語,可有民族的差異?
孩童的悲傷淚水,可有宗教的不同?
讓所有的孩子享有和平,正是人類的願望。
世上任何一個孩子都有在和平中生存的權利。
任何一個國家的母親,任何一個國家的孩子,都希望「和家人在一起,和平、安心地生活。」
但實際上,連這小小願望都無法實現的家庭,比比皆是。
「世上某一處的不正義,都會對其他所有地方的正義造成威脅。」這是美國人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博士的名言。
換句話說,就是:「任何一處的戰爭,都會對其他所有地方的和平造成威脅。」
只要世界任何一個角落還有人遭受烽火蹂躪,陷入飢饉狀態,我們人類就稱不上真正的和平與幸福。
為了創造和平,該怎麼做才好?
我相信「邁向和平最根本、最確實的方法,就是正確的『人本教育』」。
回顧歷史,發動戰爭的人,往往是高學歷的人,或被稱為知識分子的領導者,這是很諷刺的事實,也是人類的一大悲劇。
接受教育,學習知識,修得學問的人,不把所學用在服務民眾、貢獻和平上,而是用來證明自以為的比別人優秀,或是為了一己私利,歷史上如此的例子比比皆是。
實際上,不以「人」為優先,而是「國家」優先,今日的世界局勢仍然沒有改變,完全是「惡用了教育」。
在我少年時期,日本施行「為了戰爭的教育」、「為了國家的教育」。如此的時代背景下,提倡創價教育的創價學會首任會長牧口常三郎呼籲:「教育是為了讓孩童獲得幸福。」為此,他不屈服於國家權力的迫害,在獄中結束崇高的一生。
我認為現今必須將牧口會長所實踐的「為和平的教育」、「為幸福的教育」廣泛地加以弘揚。
對於孩子們,要教導他們生命的尊嚴,培養他們有一顆尊敬他人的心、有勇氣的世界公民之心,以及將知識轉化為創造人類幸福的智慧。
唯有如此,才能奠定二十一世紀永不崩潰的和平基礎。
摘自《孩子!我們愛你》(日文第三冊,2002年5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