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廣宣流布與世界和平
第二十九章 以人為本的宗教(29-5)
29-5 走在宗教改革最前端
池田會長引用湯因比博士的見解,談及現代高等宗教所需的宗教改革要諦,而創價學會正走在宗教改革的最前端。
現代高等宗教的課題是什麼呢?世界首屈一指的歴史學家湯因比(A. Toynbee)博士早就指出,現今正是進行宗教改革的最佳時機。
高等宗教在現代和未來都應該是生氣蓬勃的──博士也是基於這一點而一直關注著創價學會。於是我應邀於1972年及73年的5月在倫敦跟博士對談。
要使高等宗教在二十一世紀大放光芒,需要什麼?
博士在其著作《一個歷史學家的宗教觀》中論述:「就是將宗教本質的部分與非本質附帶的部分分離。」
意即,對於超越時代與社會制約,永恆不變的「宗教本質部分」,要使其發揮作用。至於非本質的多餘部分則分離出來。如果不這麼做,宗教就沒有未來,人類精神也不會進步。
所謂「本質部分」,對我們來說是指什麼呢?
那就是對本佛日蓮大聖人「歸命」,對大聖人所說的三大秘法的確信不渝。換言之,是根本的「化法(佛為教化眾生而說的教法)」。
所謂「附帶部分」,就是指隨著時代、地方不同而變化的部分,尤其是後世的形式、儀式,亦即化儀(化導的形式、方法)等。
「附帶部分」與「本質部分」,兩者的關係可比喻為「穀殼」和「米粒」。用篩子將「穀殼」與「米粒」篩分出來,然後丟掉「穀殼」,珍惜取出的「米」──博士如此闡述。
用比較專門的用語來說,這稱為「宗教的本質剝離」。
把暫時性的東西,以及長年累月積聚下來多餘的渣滓部分捨棄,也捨棄只適用於某些特定文明的部分,來挽救宗教的「靈魂」。唯有如此才會有二十一世紀人類的繁榮。──博士稱此為「宗教改革」。
關於基督教史上的「宗教改革」,博士說:「那並非已成過去的單一特殊事件,而是在任何時代,所有宗教同樣必須面對的無止境的挑戰,而且片刻都不容忽視,才不會辜負人們對宗教的信賴。」
依循博士所期待的軌道前進,走在宗教改革的最前端的,不正是我們創價學會嗎?對於此事,相信大聖人、日興上人一定比誰都感到高興,也是二十一世紀人類所期待、所樂見的進步。
摘自「5‧3」紀念大會的指導(1994年5月3日,東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