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廣宣流布與世界和平
第二十五章 異體同心的團結(25-10)
25-10 引導人類走向和平的力量
異體同心的團結是克服萬難、使廣宣流布進展的原動力,也是引導人類走向和平、共生的哲學。
大聖人所說的「異體同心的團結」,是至為強韌且尊貴的。
能夠戰勝熱原法難就是因為「異體同心的團結」。
年輕的日興上人,在駿河地方(現靜岡縣中部)指揮折伏奮戰。他直接把大聖人的心意傳達給住在農村的門人,培育出他們師弟直結的信心。
而且,他們超越了身份地位的隔閡,互相尊敬,平等對待,強化同志間的團結,所以建構了遇到任何迫害也絕不低頭、固若金湯的和合僧團體。
「熱原三烈士」的殉教,宣告不屈不撓、真正的民眾佛法已然確立。「異體同心的團結」,是不二弟子以師匠的心意為根幹,投身最前線所建立。日興上人以身作則教導我們這件事。
牧口先生和戶田先生,為了推動廣宣流布而創立的「異體同心的組織」,就是創價學會。
大聖人說:「因為是異體同心所以戰勝了。」(御書文白並列本Ⅱ,254頁)而勝利也就是「異體同心的實證」。
在任何國家,我們SGI會員都和睦團結,身為好市民、好國民,貢獻社會,取得眾人信賴。
我們是「異體同心」,絕非「同體同心」。大家都有各自寶貴的個性,而且職業、年齡、性別、性格也千差萬別。
〈御義口傳〉說:「不改櫻梅桃李各自的當體」(御書文白並列本別冊,139頁)。能讓各自的特色發揮得淋漓盡致的,就是大聖人的佛法。
當每一個人在自身使命的舞臺上把各自的力量發揮得淋漓盡致,向著廣宣流布這無上的目的一起前進時,自會生成「異體同心的團結」。這並非受人指使,而是「自動自發」的團結,是「自體顯照」的連結。
再怎麼說,最重要的是每一個人的幸福、人生的勝利。「每個人的宿命轉換」、「每個人的成長」,這是一切的根本所在。
《御書》說:「松樹繁茂,柏樹就會感到喜悅;靈芝枯萎,蘭花也會悲泣。無情的草木,尚且會為朋友同樣感到歡喜與哀傷。」(御書文白並列本Ⅵ,94頁)
將朋友的喜悅當作自己的喜悅;衷心讚嘆朋友的活躍;朋友有苦難時一同分擔,為對方加油打氣;一同歡笑,一同哭泣,並肩超越人生的各種挑戰。這種充滿人性光輝,溫馨的團結,就會產生真正的「異體同心」。
戶田先生說得更淺白易懂,他說:「你也很辛苦吧,你也很窮吧,你也很痛苦吧,讓我們一起奮起信心,好嗎?──這就是異體同心。」
大聖人對年輕的南條時光教導了《法華經》的一節:「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御書文白並列本Ⅲ,265頁)。
「皆共」,是指大家一起修行佛道,一起上進,一起勝利,只要有如此的誓願,就自然而然地形成「異體同心」的團結。
大聖人在有名的〈異體同心事〉中說:
「如果是異體同心則一切事情都可以成就,如果是同體異心則各種事情都不能如願。」(御書文白並列本Ⅱ,254頁)
「日蓮及弟子們,既然是異體同心,人數雖然不多,卻一定可以成就大事,相信《法華經》一定能弘揚開來。」(同上)
無論人數再多,再有權有勢,若不同心,絕對無法取得勝利。相對地,即使人數不多,但只要結合每個人對廣宣流布的那份「心」,有這「異體同心的團結」,就能成就萬事。
* * *
〈青年發問:「為什麼創價學會的異體同心有著引導人類走向和平的力量呢?」回覆如下。〉
第一,我們有深邃的「哲學」。
第二,我們有堅持不懈的「行動」。
第三,我們有貫徹始終的「勇氣」。
「異體同心」是以主張萬眾平等、人人皆擁有至尊生命的《法華經》「哲學」為後盾。
日蓮佛法裡完全沒有人種、民族、階級、男女等差別。大聖人宣言:「以這一個人為準,一切眾生就是如此平等的。」(御書文白並列本Ⅴ,395頁),「不分男女」(御書文白並列本Ⅰ,429頁)。
因為堅信「萬眾成佛」的可能性,「異體」才能夠「同心」。每個人透過妙法的力量將自身潛力發揮得淋漓盡致,才可能達到最佳的和諧。
為何創價的異體同心如此堅韌?那是因為我們推展對話的「行動」,從未間斷,也絕不敷衍了事。
不論組織的異體同心,還是人類的和諧團結,原理是相同的。都是要經常前往拜訪友人,不是基於頭銜或地位,而是以同為人的心情與對方對話、交心。唯有踏實地重複此行動,才會產生真正的和諧同心。
在社會上,無論遇到任何對人不信任的障壁,都鍥而不捨地進行誠懇的對話。所以妙法才會流布世界各地。
佛法非常嚴峻。正如《御書》所說:「每個月、每天,都必須更增強信心,稍有懈怠,魔就會趁虛而入。」(御書文白並列本Ⅲ,259頁)稍有疏忽大意,就會讓魔有機可乘。魔也是一種造成分裂的作用。
每一個人進行自己的人間革命,以廣宣流布大願為目的而同心同德,達到固若金湯的團結,才可以打敗魔,實現「異體同心的勝利」。
「異體同心」的「心」就是「祈願廣宣流布的心」、「尊敬同志的心」、「獅子王之心」,而其至極就是「師弟不二之心」。
痛苦的時候,更要徹底朗朗地唱念題目。題目就是獅子吼。
艱難的時候,更要不吝惜地不斷關懷與鼓勵堅毅的同志。
摘自《御書與青年》(日文,2012年9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