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廣宣流布與世界和平
第二十四章 廣宣流布的組織(24-5)
24-5 集結民眾善的力量
根據牧口初代會長、戶田第二代會長對組織推動廣宣流布的重要性的先見之明,池田會長講述結集民眾善的力量的創價學會組織,具有深厚的使命。
牧口先生於1928年五十七歲時入信。戶田先生也在同年隨著牧口先生入信,當時是二十八歲的青年。而這一年也是我的出生之年。
牧口先生在《創價教育學體系》裡這樣寫道:
「假如沒有信仰《法華經》,可能會像那些善良的友人知己,為了儘可能不損及周圍人們的心情,即使看到壞事也視若無睹,想說的話也有所保留,堅守討人歡心才是上策的處世原則。」
「然而,如果每一個人都是採取這種看似聰明的方式待人接物,國家社會將會如何呢?」(《教育改造論》)
避免與他人發生衝突,對惡視而不見,這是所謂明哲保身主義。如果每個人都採取這種態度,奸詐狡猾、「精明」地取巧鑽營,社會將成為怎樣的社會呢?
將變成惡人橫行、善人受到迫害的社會。作為佛教徒,不能對此置之不理。
因此,牧口先生決然奮起「為善奮戰」、「與惡抗爭」,開始了「向惡挑戰」的行動。
「看到惡不能置之不理」──這是佛法真實的教導。
* * *
牧口先生指出「惡人會互相勾結」的習性。
惡人有某些弱點,孤立的話就不能感到安心,因而喜歡跟他人聯合,特別是在強者的保護下以求保身。此外,為了對付共同的敵人,會輕易地成群結黨。
〈「因為惡人有只要孤立就無法安心這種生存上的缺陷,因此很快就與他人聯合,尤其企圖在強者的庇護下防禦其身。」「犯罪者無論到何處都會戰戰兢兢,害怕被發現,因此為面對共同的敵人,容易互相勾結,並忍受伴隨而來的困窘或壓迫。」(同上)〉
牧口先生看透了任何時代都不會改變的惡的方程式。他的「哲學」和「先見之明」在現代依然適用。牧口先生實在是一位不可思議的偉大人物。
可是,相對於「惡人們互相勾結」,善良的人卻難以團結力量,原因何在呢?
「善人因為自身沒有弱點,所以孤立而不聯合起來形成對抗力,因此容易受到壓迫。」(《小學校長錄用考試制度論》)
換言之,善人與惡人不同,他們因為自身沒有弱點,不會刻意團結起來。結果會變成怎樣?
「相對於惡人變強後更加迫害善良,善人一直是孤立而脆弱的。一方不斷坐大,另一方更加萎縮。社會就理所當然變得更險惡了。」(《教育改造論》)
惡勢力互相勾結而不斷強大起來,善的力量由於孤立而逐漸變得薄弱。這樣的話,社會就會變成頹廢、黑暗、險惡。可以說,現代的日本和世界,正如牧口先生所言。
為了打擊這樣惡的勾結,必須以明確的形式將「奮戰的善之力量」團結起來,牧口先生因而以集結民眾「善的力量」為目標,創立了「創價教育學會」。
「光有理論是行不通的。為了使民眾在現實上追隨正義一方,要創立任何事物也無法破壞的『結合善的力量之組織』、『正義的組織』。」
這是牧口先生、戶田先生創立學會的根本想法。
〈以1930年11月18日《創價教育學體系》第一卷發行之日為創立日。其後,贊同者增加,成立大會典禮於1937年舉行。〉
戶田先生出獄後,獨自於戰後的荒野挺身奮起,也是先著手重新構築「學會組織」,為重建組織奔走,一切的奮戰由此開始。
戶田先生常說:「學會的組織比戶田的性命更重要。」
我也是從年輕時便注意到「組織」的重要性。剛好在那個時期,工會等各種組織興起,十分活躍。
記得入信前,那時是戰後不久,我與幾個青年一起開辦了讀書會,當時有一位大學教員說:
「評論或許也很重要,但在今後,建立組織勝過評論。無論有怎樣的理論,也比不上建立組織。」
這番話我至今難忘。就在那時候我與戶田先生和學會組織相遇,也正是戶田先生開始重建學會的時候。
「這個人正在實踐那學者所講的事,真是不可思議的人。」我有這樣的直覺。以青年敏銳的眼睛關注著戶田先生的不凡之處。
總之,我們創價學會如今已成為「世界第一的民眾組織」。
我們承繼牧口先生的「創立之志」,在世界上廣泛串起堅強的「善良與明智的連結」,希望能將此陣容更加擴展。
邪惡的魔性無論怎樣勾結在一起,創價學會也毫不動搖。
希望大家知道,學會今日的榮耀,完全是牧口先生、戶田先生豁出生命,跟權力的魔性抗爭到底的「功德」。
摘自本部幹部會的指導(1994年11月12日,東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