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廣宣流布與世界和平
第二十二章 地涌的使命與誓願(22-1)
22-1 我乃地涌菩薩!
地涌的使命與誓願是創價學會的驕傲。
池田會長曾形容創價學會是一個最具人生意義之人中之王的團體,也是抱持廣宣流布與世界和平這崇高使命的地涌菩薩團體。
所謂地涌菩薩,是佛的真弟子,於《法華經》本門誓願在釋尊滅後的娑婆世界,為了萬人的幸福而奮戰。末法廣宣流布唯有靠地涌菩薩方可達成。
池田會長在《法華經的智慧》中侃侃而談地涌菩薩的意義。
〈《法華經》中描述地涌菩薩的登場〉
實在太富戲劇性了。大地崩裂,無數菩薩同時出現,而且每一位菩薩金光四射。相信在所有的經文中,沒有比地涌菩薩更絢爛奪目的菩薩了,連來自所有佛國土的迹化、他方菩薩都驚嘆不已。
大聖人拿迹化、他方菩薩與地涌菩薩作對比,將地涌菩薩譬喻為「如獼猴群中出現帝釋」,經文中也形容地涌菩薩極其尊貴。
雖說是菩薩,其實是佛。對於地涌菩薩「從何處來」一事,天台大師說,地涌菩薩是住在「法性之淵底,玄宗之極地」(《法華文句》),即是指生命奧底的真理,也就是根本的一法──南無妙法蓮華經。
所以地涌菩薩是指以妙法為根本的「永遠的行動者」、「永遠前進的生命」。而讓自己的生命湧現地涌菩薩旺盛的精力,此即個人的「地涌出現」,從此打破了過去渺小的自我。
這就是境界革命。透過每個人的境界革命(即地涌的湧出),來改變整個社會的境界,從而提高人類整體的境界。經文「大地震裂」就是象徵這境界的變革,不是嗎?
以人的根源力量突破各種差異來救助眾人,那就是地涌的力量。身無長物、毫無矯飾的凡夫,至情至性的勇士,這就是地涌的榮耀。所謂大地震動地涌出現,是轟然宣示「生命的潛力何其偉大」。
* * *
即使在人種或民族上尋得自己的「根」,那並非生命的根源,就如沙漠中的海市蜃樓一般,無法成為人類共通的「生命故鄉」,反而只會凸顯不同種族之間的差異,成為彼此對立、抗爭的元凶。
如今,我們要追求的是「改變對人的感受」,只要對人的感受改變了,一切都會隨之改變。
人啊!不要拘泥於國家、民族之範疇來看待人;不可認為自己是無能的存在;不要認為自己只是一堆物質的聚合物;也不要認為自己只是遺傳因子的奴隸。人其實是擁有無限潛能的存在。
人原本就是與宇宙為一體的偉大存在!一個人擁有非常偉大的力量!這是《法華經》要傳達的訊息。
* * *
地涌菩薩並非受到釋尊催促,不得已才登場的。而是以「終於輪到我們了!」這份期待已久的心志踴躍而出。唯有「踴躍」自發的信心,才能掌握「永恆的幸福」。
信心的目的是為了獲得永恆的幸福。今世有如一場夢,因為信心而從夢中清醒,在此生奠定「永恆的幸福」,此即「一生成佛」。所以說,這一世要好好地奮鬥。
為此,我們該做些什麼呢?日蓮大聖人說:「如果與日蓮同心,您一定就是地涌菩薩。」(御書文白並列本Ⅰ,429頁)意即與大聖人同心,為廣宣流布奮戰的人就是真正的地涌菩薩。
廣宣流布是「公轉」,人間革命則是「自轉」,兩者是一體的。
只要「與日蓮同心」,就毋須畏懼。牧口先生、戶田先生在二戰時期,面對軍部政府彈壓毫不退縮,完全承繼了大聖人精神的獅子王之心。
重要的是,我們的原點──戶田先生的悟達,是於「獄中」完成的。
戶田先生是因《法華經》之故而入獄,在獄中豁然領悟了「我乃地涌菩薩!」由於置身大難,才成就了人間革命,此即「難即悟達」。可說以身證明了「如果與日蓮同心,您一定就是地涌菩薩」。嚴格來說,若沒有遇難,不能說是真正「與日蓮同心」。
「獄中悟達」正是學會永遠的原點。那一瞬間不但使《法華經》在現代蘇生,更讓「人間革命」的太陽在現代昇起。當時雖是黑暗的時代,但戶田先生胸中已是黎明到來,卻無人察覺。
「我乃地涌菩薩!」
戶田先生這堅定的確信掀起了廣宣流布的壯闊潮流。
戶田先生徹底探求「何謂佛?」了悟佛就是自己,就是指宇宙的大生命,並領會到自己與宇宙的大生命實為一體。
有句名言:「挖掘足下,可發現清泉。」深入探究自身的根源時,就會發現萬人共通的生命基盤,就是永恆的宇宙生命。戶田先生不僅覺悟自身的根源所在,更悟得「人人本是地涌菩薩」此人類共通的基盤。而知道此「生命故鄉」的就是學會員。
戶田先生為了將自己胸中這份堅定的確信與學會員分享,費盡心思,有時還向大家呼籲:「各位地涌菩薩!共同邁進吧!」
畢生實踐貫徹自身本源生命潛能的人多麼尊貴、堅強!戶田先生拚命教導我們這件事,他以自己的一生實際驗證了這個道理。
「一個人擁有非常偉大的力量!」只要是真正的地涌菩薩,不可能拿不出力量。這確信是一切的出發點。
「人間革命」能令人自覺和證明自己的根源是宇宙大生命中的清淨生命。
* * *
無論在任何國土,一向都是由佛「一人」,也就是由「地涌菩薩」擔負向「全體民眾」廣布正法的任務。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地涌菩薩」的內證境界與「佛」相同,卻始終以「菩薩」之身行動,可說是「菩薩佛」。若非具備與「佛」師弟不二的境界,就無法正確弘揚正法。
而且在濁世的現實社會裡,若不融入世間、人群,就無法進行廣宣流布。符合這兩項條件的,就是「地涌菩薩」。所以在〈神力品〉最後,明白說示「斯人行世間」(《法華經並開結》609頁)。就是要投入「世間裡」、「人群中」。
地涌菩薩是「太陽」,也是「蓮華」,「如蓮華在水」(《法華經並開結》500頁)一般,身在世間,卻不受世間汙染。
只要自己成為「太陽」,人生就不會有黑暗。如此一來,不僅自己每天散發光芒,也能照亮他人。
只要自己成為「蓮華」,就能將「煩惱」的泥沼化為幸福的「菩提」。
誠如〈涌出品〉所說「如蓮華在水」,我們地涌菩薩投入世間的泥沼,決不逃避現實。而且,絕對不會被世間所汙染。這是為什麼?原因就在我們「不忘使命」。
有關地涌菩薩,大聖人教示:「祇以弘揚『唯以一大事』(方便品)之南無妙法蓮華經為根本。」(御書文白並列本別冊,226頁)
此即廣宣流布、折伏的精神。
為廣宣流布奉獻一切,這樣的信心就是地涌菩薩的精神。
地涌菩薩早在久遠以前就潛心修行妙法,鍛鍊以妙法為根本、以信心為根本的生活方式。大聖人稱地涌菩薩為「可見,地涌菩薩是曾經如何努力鍛鍊過心志的啊!」(御書文白並列本Ⅲ,213頁)
他們的境界是在佛界,所以才能在娑婆世界忍受大難,進行弘教。
迹化菩薩或他方菩薩只是「以成佛為目的」,如此則無法忍受在娑婆世界弘教。唯有熟習、精通久遠妙法的本化地涌菩薩,才能勝任。
牧口先生曾說:「俗語說『積塵成山』,可是實際上卻未曾見過塵土積聚而成的山,頂多只是個小土丘。真正的山是因地殼產生巨大變動而造成的。同理,累積再多的小善,也不會成為大善。」(大意)
若說迹化菩薩的修行方式是想透過累積小善而成佛,那麼本化菩薩則是由法性的淵底、生命的奧底,猶如火山爆發般迸出佛界的大生命力。
地涌菩薩修行妙法,是每一瞬間都在展現永恆生命的菩薩。他們的修行外表雖是菩薩,內在的境界卻是佛。
可是若說是佛,難免給人一種超然的感覺。
地涌菩薩始終作為一個修行者,是貫徹為人之道的菩薩,這點意義重大。
對「人」的信賴,對「人」的信仰──這種人性的復權,才是「二十一世紀宗教」的關鍵。從某種意義來看,世界正期待偉大的「人本宗教」、「生命宗教」的出現。
摘自《法華經的智慧》(日文,1997年7月〈第三冊〉、1999年9月〈第五冊〉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