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廣宣流布與世界和平 
第二十一章 畢生貫徹廣宣流布(21-4)

21-4 立正安國才是活的宗教佐證

  民眾遭遇災害、饑饉、疫病等塗炭之苦,日蓮大聖人為此現狀感到憂心,於是向當時日本的最高當權者提出〈立正安國論〉,呼籲若不信奉主張生命尊嚴的佛法思想和哲學,則無法拯救民眾脫離苦海。這立正安國的精神,正是日蓮佛法的魂魄,也是創價學會的根本支柱。

  大聖人一生的弘法被稱為「始於立正安國論,終於立正安國論」。
  〈立正安國論〉字裡行間流露出本佛絕對要以正法實現民眾幸福與和平的大慈大悲與熊熊熱情。
  我們恪遵此立正安國的精神,超越任何迫害的風暴,一路推動廣宣流布至今,相信一定會受到大聖人讚賞。
  〈立正安國論〉中記述:「如果想要自身的安穩,就必須先祈禱天下的太平。」(御書文白並列本Ⅰ,29頁)
  意思是如果希望自己幸福,首先應祈求社會的安定與繁榮,以及世界的和平。
  國土若發生戰亂或災害,就不可能實現個人的幸福。不能只求自己個人的幸福,而是要祈願社會的安穩與繁榮,並致力於實現,如此才能實現真實的幸福。
  也唯有貫徹這樣的生存哲學,才能打破自己的小我,建構真正有價值的充實人生。
  戶田先生告訴青年部:
  「要如何改革社會?為構築理想社會需要怎樣的實踐與行動?希望各位要站在這樣的大格局去思考並付諸行動。」
  希望青年成為建設理想社會的前鋒,奮勇投身於現實社會,胼手胝足,為民眾、為社區,盡心盡力。這也是日蓮佛法的精神。
  不論國家或社會,根本在於「人」。而「人」決定採取何種行動乃根源於其思想、哲學、宗教。
  究竟民眾以何為規範,為追求什麼而活著?社會風氣會因此大不相同。所以重要的是民眾每個人要堅定心中正確的哲學。我們的廣宣流布運動就是在推動立正安國的奮戰。
  大聖人斷言:「除非決定法門的勝負,這些災難很難期望可以終止。」(御書文白並列本Ⅲ,378頁)
  佛法講求「勝負」。唯有正義獲勝,正法興隆,才能實現真正的和平與繁榮。
  人生也是一場奮戰。認真祈求、努力、行動到底,才會取得勝利的結果。希望我們每個人以發自信念的行動和誠實的對話,贏得所有的勝利。
  大聖人因毅然進諫國主,受到國家當權者的嚴厲迫害。
  為什麼明知會遭遇大難,大聖人還著作〈立正安國論〉呢?
  〈安國論述作由來〉中敘述其緣由:「我所說的這一切,完全是為了國家、為了法、為了世人,決不是為了自己個人而說的。」(御書文白並列本Ⅰ,180頁)
  為佛法、為和平、為民眾,毅然吶喊正義到底,這是本佛的覺悟。
  戶田先生呼籲:
  「日蓮大聖人即使面臨斬首,即使在佐渡的風雪中受凍,依然堅毅地說:『我要作為日本的梁柱!作為眼目!作為大船!』為了民眾奮戰不懈!我們當然也要回歸堅強本色,全力以赴!」
  學會以大聖人佛法為根幹,在全世界擴展和平、教育、文化的網絡。學會發揚「人間革命」哲學,以實現全民幸福為目標的同時,也為求共生、和諧的社會實現,也推動全球性的「不同文明的對話」。
  《御書》說:「智者,不會在世間法之外實踐佛法。能夠對於世間治理國家的法有真正了解的人,才能稱為智者。」(御書文白並列本Ⅲ,384頁)
  能讓人在現實社會中,發揮佛法的智慧,貢獻己力,如此才算是真正「活的宗教」散發出光輝。
  如今,SGI從事各種貢獻人類社會的活動,也博得各國領導人與有識之士莫大的讚賞。
  當知,恪遵日蓮大聖人的教誨,直結大聖人精神不斷向前邁進的創價學會,正是世界的「和平支柱」,青年的「教育眼目」,人類的「文化大船」。
  希望大家胸懷這份深厚的自豪與確信,威風凜凜地前進。

  摘自「SGI日」紀念協議會的指導(2010年1月26日,東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