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廣宣流布與世界和平 
第二十四章 廣宣流布的組織(24-7)

24-7 廣宣流布由座談會開始

  本節強調洋溢著「對話」、「希望」、「鼓勵」氣息的座談會,正是實踐日蓮佛法的正確方式。

  「我想我知道創價學會發展的秘訣,因為學會裡有自由與平等。」
  這是著名文化人士塞費爾特(Dr. Jutta Unkart-Seifert,奧地利前教育部副部長)在日本各地與學會員促膝長談、不斷對話後所做出的結論。
  確實如此。
  學會的座談會有「對話」、「自由」、「平等」、「哲學」和「希望」。
  每月一到座談會週,我就心潮澎湃。
  在日本各地,會場的窗戶透出溫馨的亮光,傳來明朗的歌聲,響起爽朗的笑聲。
  從中會產生怎樣的對話?洋溢著怎樣的決意呢?
  我很想悄悄地坐在會場後方,為同志的每一句發言衷心給予鼓掌和聲援。
  我好喜歡座談會。

  *  *  *

  《御書》裡寫著:「請志同道合的人,聚集起來,一同閱讀這封信。」(御書文白並列本Ⅰ,217頁)。
  也就是說,大家聚集在一起,一同學習《御書》,互相鼓勵,加強信心的座談會正是實踐日蓮佛法正確的方式。
  有一次,一位青年向牧口先生提出意見。
  「我認為採用大規模的講演會形式比座談會更好……」
  先生立即回答說:
  「不,不對。對於人生的問題,只有對話才能夠使對方理解。單是講演,聽者只會覺得事不關己。日蓮大聖人的《立正安國論》不也是採取問答形式的嗎!」
  牧口先生單是為了一個人,也會不顧路途遙遠前往拜訪。只要有一個人願意聽,那裡就開始座談會了。
  先生即使在獄中,也絲毫沒有改變信念。
  他談道:「來吧!以問答形式對話。」
  對著偵訊官提出:「不做好事與做壞事,所得的結果是一樣,還是不同?」
  牧口先生條理分明地論述宗教的正邪,進行折伏。
  戶田先生也在會長就任儀式上呼籲:「廣宣流布始於一對一的促膝對話。」
  百里之行,始於足下踏出的第一步。
  「僅有一個人也無妨。怎能不向眼前的一人講述這偉大的佛法呢!」
  廣宣流布的發展就始於歷任會長這一念。

  摘自《隨筆 人本世紀之光》(2006年1月20日刊登在《聖教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