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廣宣流布與世界和平
第二十三章 珍視每個人(23-9)
23-9 牧口初代會長珍視每一個人
牧口常三郎初代會長由於珍視任何一個人,為了將妙法教授此人,不顧年事已高,奮勇前往偏遠地方教導對方。本節透過他的行動,說明創價學會原點之精神。
牧口先生說:
「若不是為了救人、救世,宗教在社會上還有什麼存在的意義?」
宗教若不是「為人」、「為民眾」、「為社會」,則毫無意義。只求自己好,就不是信仰了。
為實現全人類的幸福與和平的佛法──就是日蓮佛法。
由於牧口先生的奮戰,1935年前後,入信人數增加,原因是牧口先生的布教革命。
那是「一家又一家的拜訪」、「一人又一人的對話」。別無他法,非得如此不可,這是牧口先生的結論。
牧口先生是大學者,最初寄望於透過「著作」能產生效果,但是未如所期。
接著利用演講會或集會等,向大眾呼籲,但也不見成效。
既然出書、大型聚會都行不通,於是牧口先生主動出擊,前去和一個又一個人對話,在這當中他得到的結論是「雖是少數,但可以找出志同道合之士,除此以外,別無他途」。
此後,弘教飛躍進展,人才逐漸出現。之前是「向數千人發言,未留得一人」的狀況,到後來有五百人以上參加總會。
在座談會等少人數的聚會,一個接著一個對日蓮佛法感到信服而付諸實施,獲得了體驗,帶動掀起下一波的弘教。
如上述,不論任何事情,牧口先生會先「實驗」,一定實際做看看,然後得到最正確的結論。真是一位罕見的人物,怪不得戶田先生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
牧口先生為了見一個人,任何地方都願意前往。
有一次,為了與在東京入信青年的雙親見面,坐火車的三等車廂硬座,忍受一路顛簸,前往遙遠的鹿兒島,以他那高齡之軀,長途旅行想必吃了很大的苦頭,但他為了佛法不辭辛勞,一片真誠待人,加深了周遭人對佛法的理解。
牧口先生被拘捕時人在下田須崎(靜岡縣),也是為了和一個人對話而前往的。他那宛如青年般清爽的聲音、對日蓮佛法絕對的確信、誠實與慈愛的態度,令許多人受到感動而入信。
牧口先生在日本各地親手扎下的根,即使在當局嚴厲的思想控制之下也不曾消失,經歷戰火洗禮仍存活下來,現今成長為屹立不搖的大樹,成為「世界的創價學會」。牧口先生地下有知必感到欣慰不已。
摘自《母親舞向新世紀》(日文,2000年1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