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人間革命的實踐 
第十一章 何謂人間革命(11-8)

11-8 努力不斷上進

  池田會長與羅馬俱樂部創始人貝恰博士的對談中,人間革命是一大議題。本節介紹池田會長在當中談到有關人間革命的重要觀點。

  從創價學會的立場首次提到「人間革命」的,是第二任會長戶田城聖。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戶田會長因為堅持實踐日蓮大聖人佛法,遭到軍國主義當局逮捕入獄。他在獄中得到一個體驗,決心一生弘揚日蓮大聖人佛法。戶田前會長把自身的這個改變稱為「人間革命」。
  戶田會長在戰後曾對此做過說明。他舉出大仲馬的小說《基度山恩仇記》為例,指出書中主角由一個純潔的青年轉變為一個燃燒著復仇怒火的男子,這也是一種人間革命。而他自己所經歷的人間革命,則是轉變成一心透過傳揚佛法,引導眾人走向幸福的人。
  其中的改變在於「人生態度」,由只為自己而活,轉變成為信念而活。
  以我們來說,那個信念的根幹就是傳揚日蓮大聖人的佛法,但必須與「為眾人的幸福而奉獻自己」的概念緊密結合。
  此外,佛法還教導我們,應確立不受自己利己慾望與本能衝動所支配的主體性,與有志一同的人們和睦並進,進而慈愛所有人,努力促使他人獲得幸福。
  為實現佛法所教導的生活態度而改變、提升自己,應當是信仰佛法者的根本課題。換句話說,完全達到這種理想就是「成佛」,而以成佛為最終目標的佛道修行,可說就是人間革命的過程。
  總體來說,尤其從近代史來看,人類總認為自然界與社會制度這種外在世界的變革是左右人類幸福的根本關鍵,可說僅把目光聚焦在這一點上,因而不去思考自己身為人的生活態度,以致輕視或疏於導正、規範種種自己內在的心靈作用。我覺得這麼說並不為過。
  在現代,尤為重要的是,努力變革與提升人的生命、精神世界,我們稱之為「人間革命」。
  人容易受貪欲、瞋恚、愚痴這些生命本能的衝動所驅使,如同被命運、宿業等大浪擺佈的小船般無常。這麼說並不誇大。
  人好似暴風雨中的一葉小舟,往往被推向意想不到的方向,例如,儘管理性上認為應當珍視大自然,但很多時候為了要活下去、為了眼前利益,卻破壞或汙染了大自然;又或者,理性上雖然希望和平,卻受到不安與恐懼的驅使而加強軍備,因細故成為禍因,引起一場大戰──這樣的事情,我們不也經歷了很多嗎?
  為了對抗這種本能的衝動,以及內心深處有如推動小船般看不見的海流,驅動人與社會的命運之力,人本主義必須強而有力。
  佛教主張,眾人生命深處有一個如宇宙般廣大且強有力的大我,稱為佛性。並教導世人要開顯自己的佛性,在現實的人生與行動中,發揮它所擁有的力量。
  不用說,只要活在世上,人就不可能是完美無缺。實踐了「人間革命」的人,也不會是十全十美。「人間革命」就是明確地自覺自己的人生目的,並朝著此目的,努力使自己能盡量接近完善。也就是說,「人間革命」是一種改變的過程,而不是到達的終點。
  所以,只看某個人某個時間點的實際表現,這個人與其他人沒什麼兩樣,當然是有缺點的。然而,這個人的內在其實已與以前大不相同,只要長期關注,即可清楚看出他與別人的差別。我認為這就是「人間革命」。

  摘自《二十一世紀的警鐘》(日文,1984年10月出版)

《創造幸福與和平的智慧》一書彙集池田會長著作中的核心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