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道

(© Getty Images)

在佛教流傳的2500年歷程中,人們對「中道」這個概念提出了各種不同的詮釋,但是,簡而言之,中道描述的是一種超越、或是調和大多數思考模式所根據的二元論之方式或途徑。

廣義來說,中道既是指佛對生命的如實認清,也是指為自己與他人帶來幸福的行動與姿態。在面對生活中及社會上的困境與挑戰時,不斷地嘗試將佛法的智慧加以運用,中道就存在於這份不懈的、躍動的努力中。從這層意義來看,我們可以將追求中道理解為所有佛教教義中的普遍性追尋,也就是去尋求一種生活方式,能為人生帶來最高的價值,讓世界不再有苦難,因此有時佛教本身就被稱為中道。

捨棄極端

釋迦牟尼(釋尊)的一生為中道的基本詮釋提供了一個例子:中道是介於兩個極端之間的一條途徑,類似於亞里斯多德提出的「黃金分割」:每一種品德,都介於兩個極端之間,而這兩個極端都有其缺陷。

釋尊以王子之尊享盡了物質上的舒適與安樂,但是他並不滿足於追求稍縱即逝的歡愉,他離開家,追尋一個更深邃且永存的真理。有一段時間,他從事極度禁欲的修行,戒斷進食與睡眠的結果導致身體瀕臨崩壞的邊緣。然而,釋尊覺察到,這樣的方式其實是毫無助益的,於是他開始冥想,下定決心要找到他在禁欲及豐裕的生活方式中都無法尋得的、人類存在的真理。就在他捨棄苦行及享樂的生活時,釋尊悟得生命的實相:生命的永恆性及其無窮活力與智慧的泉源。

三諦圓融

六世紀,中國的佛教學者智顗(天台大師)基於他對釋尊《法華經》教義的詳盡理解,以三諦來描述生命種種現象。三諦指的是詮釋真理的三個不同角度。

「假諦」闡明生命的實體或是物質層面,包括了外貌、型態及活動。「空諦」指出生命中無形的層面,像是我們的心理或精神活動,在顯現出來之前通常處於蟄伏的狀態。智顗提出了第三個真理作為生命的本質,超越也包括了上述兩個對立的看法,定義為「中諦」。

智顗主張,空、假、中三諦統合於所有現象中,也闡明了物質與精神間看不見的相互關係,佛法中「色心不二」及「依正不二」的法理就是從這個觀點衍生出來的。

生命本有的尊嚴作為指導原則

日蓮提出與智顗類似的觀點,認為生命「有無二語既不可及,有無二心亦不可及。非有無,而又徧有無。」換句話說,生命本身淋漓盡致地展現了種種矛盾的和諧狀態。就如同蓮花,雖生長於淤泥中,開出的花朵卻全然不被污染,日蓮主張眾生都擁有無限的潛力及佛的生命境界,在面臨越大的困惑與逆境時,能夠發揮越多的力量。日蓮鼓勵人們要去感受自身及他人生命中本有的尊嚴,並努力將此奉為行動的圭臬。

從這個角度來看,追求中道並不代表妥協,而是勇敢地面對生命中的挑戰,認清根本原因,並尋求解決的方法,同時從生命內部湧現佛界的力量及智慧,通過變革,創造和諧。中道也不等同於社會上被認為是「合乎常規」的任何定義,而是超越主觀認定的價值,符合更基本的「人性」。就社會與政治的層面來看,中道可被了解為一種堅持尊重生命尊嚴並將之置於所有特定的政治或經濟意識形態之上的承諾。甘地將這樣的態度,在以下有名的話語中表達出來:「請回憶起至今你遇到過最貧窮、最弱勢的人的面孔,然後問你自己,你現在想做的事對他來說會不會起到任何作用?」

創價學會的願景是,若人人都能持續努力地活得更積極、更正面,自然而然地也會將整個社會帶往幸福與和諧共存的方向。池田大作指出:「經常捫心自問,檢討自己的言行舉止是否脫離為人之道,同時亦不斷地在這社會上留下自己生活的足跡」,這個過程就是中道。

歷史學家艾瑞克•霍布斯鮑姆以《極端的年代》作為他專論二十世紀之著作的書名。的確,二十世紀的暴力及其荒謬的失衡狀態清楚地顯示出,為了實現和平與幸福,人類亟需一個指導原則。就這點而言,中道思想重視生命的尊嚴,並將人類及地球的福祉訂為所有努力的初衷與終極目標,應當能夠為人類提供一條前進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