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廣宣流布與世界和平
第三十一章 通往世界和平的大道(31-20)
31-20 創價網絡是人類共和的縮圖
本節介紹印度著名思想家對創價學會運動的看法,說明創價人本主義網絡正是世界的希望。
我曾與代表印度的思想家洛克什‧錢德拉(Lokesh Chandra)博士以「暢談世界哲學」為題,多次進行對話(日文版的對話錄以《暢談東方哲學》為題,2002年10月由第三文明社發行)。
印度是佛教的發祥地,是《法華經》的智慧源流。
我認為與此地最高峰睿智者對話,別具意義。此對談的連載將近尾聲。
很榮幸地,博士在結論時對我們的運動給予高度評價。
他說:「池田先生與創價學會對人類的貢獻,就如〈法華經‧壽量品〉的偈文所描述的那樣」,然後他唱誦了〈自我偈〉的一節,那是我們每天勤行時讀誦的「我此土安穩,天人常充滿」的段落。
〈自我偈〉中是如此唱誦的:「眾生看到『世界毀滅、被大火燃燒』時,我(佛)所住的這國土是安穩的,經常充滿了天界、人界的眾生。此處有以種種寶石裝飾的繁茂園林,以及許多雄偉的樓閣。寶樹上綻放許多芬芳的花朵,結著許多果實,是眾生所遊樂的場所。眾多天神以種種樂器,彈奏美妙的音樂,從天空降下許多吉慶的曼陀羅花,飄落在佛以及其他眾生的頭上。」
印度哲學家博士結論說,創價的運動是遵照這節《法華經》精髓之經文,對人類呼籲「身為人的喜悅」,敦促「精神之開花」,擴大「世界和平的協調」。他也稱讚說:「就創造生命本源價值這項意義而言,創價學會無疑是現代世界無可比擬的組織。」
創價學會超越國家、超越民族,使一人又一人打開佛的境界,建立「歡喜中的大歡喜」(御書文白並列本別冊,147頁)之生命寶塔。各地的會館、研修道場就是《法華經》中所說的「園林諸堂閣」(《法華經並開結》520頁),是各個社區社會安穩與繁榮的寶城。
同時學會充滿「人本教育的力量」,「青春之花」飄香,人生晚年的「勝利果實」結實纍纍。更有鼓笛隊、音樂隊、合唱團等等,不斷奏出「美妙的音樂」。以藝術部的活躍為首,「文化創造力」高漲,如同從天空降下美麗的曼陀羅花一般,博得全世界的信賴、共鳴與讚賞。
在這創價的和合中,有著「人類和平」的縮圖,有著「生命共生」的模範,有著「和平文化」的理想。
繼承大聖人正統的創價學會,為了「人類的安穩」與「世界和平」,要更擴大、深化、加強新世紀希望光明的人本主義網絡。
摘自全國總縣長會議的書面致詞(2001年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