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廣宣流布與世界和平 
第二十八章 創價三代師弟(28-2)

28-2「言語無法形容之歡喜」

  本節提及牧口初代會長是在人生最後階段入信一事,講述不可忘記為了遠大目的而活的創立者精神。

  牧口先生是在五十七歲時入信。那是1928年,正是我出生的那一年。五十七歲不算年輕,以昭和年代(始自1926年)初期的平均壽命來看,說是老年也不為過。可說是在人生最後階段才入信,卻創造了如此不朽的廣布歷史。
  最後與軍部政府對抗,寸步不讓,在獄中結束他尊貴的殉教生涯。
  牧口先生描述入信當時的心境:
  「下了一大決心進入信仰時,日蓮大聖人『天空晴朗、大地就明亮,知道《法華經》的人就可以了解世間法!』(御書文白並列本Ⅰ,424頁)的教導,在我的生活中得到印證,以言語無法形容之歡喜,刷新將近六十年的生活方式。」
  牧口先生在這裡提到「言語無法形容之歡喜」。
  根據信心這個根本的生活法,能夠使以往的生活方式煥然一新,朝氣蓬勃、自在地在社會上大顯身手。我們感受到牧口先生因體會這難以取代的喜悅而洋溢滿腔熱情。
  這就是信心的功德,每天持續這樣歡喜的生活,像流水般源源不斷。唯有深邃和強盛的信心,才能提升和擴大「隨喜之心」、「歡喜之心」。
  因此,無論如何都不可讓這「隨喜之心」遭受破壞。信心是「歡喜之心」、「歡喜的生活」的泉源,絕不可被任何事物毀壞,這是牧口先生的教導。
  牧口先生進而表示:
  「(入信後)暗中摸索的不安一掃而空。生來消極的想法煙消雲散,生活目標越發遠大,少有畏懼之事。」
  只要活著一天,就沒有迷惘,沒有恐懼,為遠大的目標堅持活下去,這是學會創立者牧口先生的精神。
  朝向遠大的目標,按照自己的使命痛痛快快地活下去。我們要將這「創立者精神」深銘肺腑。

  摘自東京總會的指導(1989年8月24日,東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