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廣宣流布與世界和平
第二十一章 畢生貫徹廣宣流布(21-7)
21-7 廣布始於一人
本節回顧踏出世界廣布第一步的和平之旅,記述一個人為了人間革命與轉換宿命而奮起,其中有著廣宣流布的實像。
為了後世,我要在此重申「世界廣宣流布」的原點精神。
1960年10月2日星期天,晴空萬里。我從東京羽田國際機場啟程飛往夏威夷。放眼望去是我生長的大森海面,波光粼粼。
夏威夷在太平洋戰爭中成為日美開戰的舞臺。我決定繼沖繩之後訪問夏威夷,作為海外訪問的第一步。
這佛法是將宿命變為使命的佛法。因為吃越多苦的人,越有權利獲得幸福。
以夏威夷為首的美國會員中,很多是與美軍結婚後渡美的婦女,即所謂「戰爭新娘」。她們夢想著能獲得幸福而遠渡異國,卻為文化和語言等障礙而苦惱不堪,所到之處都聽得到她們想回日本的嘆息。
為了幫助她們撥開這苦惱的烏雲,我強而有力地鼓勵她們,力求撼動、喚醒她們生命深處的佛性。
大聖人在身受大難的佐渡島斷言:「我們所居住、修行一佛乘的地方,不論是在哪裡,都是常寂光之都。」(御書文白並列本Ⅰ,348頁)
我鼓勵她們要將自己所在之處變為常寂光土;受持變毒為藥的妙法,定能得到幸福。不知不覺中,她們的雙眸泛起淚光,臉上也重現光采。
她們紛紛立下決意:「絕對不輸!」「我會奮鬥的!」
無論到哪裡都召開座談會,進行不拘形式的促膝對話。
所謂廣宣流布,並非光是弘揚佛教的知識或用語。
而是要讓生活在地球上任何地方的人受持佛法,勇氣十足地為轉換宿命而奮起;是讓對方覺醒尊貴的地涌菩薩使命,在自己周遭擴大對妙法信仰的理解、信賴和喜悅。
實現世界廣布,除了鼓勵和培育如此一人奮起的勇者以外,別無他法。
如今創價的幸福陣容已擴展到世界一百九十二國、區域。我要向披荊斬棘、奮勇開拓道路的草創先驅們,獻上滿腔的敬意和感謝,也為陸續有後繼同志、共同為開闢遠大未來而努力一事,感到欣慰。
摘自《隨筆 我們的勝利大道》(2010年11月12日刊登在《聖教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