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地涌之使命與實踐

  在此我們要學習以廣宣流布為目標的地涌菩薩在使命與實踐上的信心基本事項與態度。

(一)地涌的使命與自覺

  地涌菩薩是「久遠之佛」親自教化的弟子。闡明自己本地乃久遠之佛的釋尊,其永遠的願望是什麼?那就是在《如來壽量品第十六》最後所闡述的「每自作是念,以何令眾生,得入無上道,速成就佛身」。
  這是佛經常並永遠想拯救眾生的慈悲大願,大聖人在《御書》中言其為「『每自作是念』之悲願」。(御書487頁)

地涌菩薩的誓願與付囑

  釋尊敦促弟子要在其滅後惡世弘通《法華經》,於《從地涌出品第十五》,從大地喚出足以託付弘通《法華經》之偉業的弟子。那就是地涌菩薩。
  在《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中,地涌菩薩回應勸導滅後弘通之釋尊,誓願向眾人弘傳成佛的肝要之法。這是將師匠――永遠之佛的大願作為己願去繼承,並加以實現的師弟不二廣宣流布大願。釋尊接受其誓願而託付妙法弘通(付囑)。

  倘若地涌菩薩沒有出現,佛的永遠「悲願」就不會實現。
  只要有一個人基於地涌菩薩之自覺而奮起,以妙法為根本,立志建構人人幸福與和平的世界,就會令二人、三人乃至無數人覺醒。然後各自一面盡情發揮自己的特性,一面相互鼓勵、同心協力,不斷地展開行動,廣宣流布就會實現。
  只要有貫徹廣宣流布誓願的「地涌菩薩」發揮信力、行力,妙法廣大無邊的佛力、法力就會儼然顯現,才能將充滿苦惱的娑婆世界轉變為永遠之佛的生命流轉的常寂光土。
  如此一來,佛元初大願的一念將遍及三千諸法──即森羅萬象,實現充滿佛的慈悲與智慧的幸福社會。
  池田會長如下指導。
  「『廣宣流布大願』與『佛界生命』是為一體。正因為如此,徹底為此誓願而活時,人會變得最為尊貴、堅強、偉大。貫徹此誓願時,佛的勇氣、佛的智慧、佛的慈悲,將源源不斷湧出。徹底堅持此誓願時,任何苦惱也能變毒為藥,將宿命轉換為使命。」

法華弘通之大願

  日蓮大聖人教示:「大願者,法華弘通也。」(御書769頁)《法華經》闡明所有人的生命中皆具有至尊的佛性,並將弘通此「萬人成佛之妙法」至一閻浮提(全世界)的使命託付給地涌菩薩。大聖人以此「法華弘通」之大願、廣宣流布之大願,作為畢生要實現的目標。
  日蓮大聖人悟覺自身內在具有此法華經肝心、萬人成佛之法――南無妙法蓮華經,並立下弘通此法的大願。作為末法的本佛,立誓成為守護、支持且教導眾人的「樑柱」、「眼目」、「大船」。誠如教示:「此願不可破!」(御書249頁),不向任何大難屈服,貫徹不退轉之誓願,度過拯救民眾的尊貴一生。
  更敦促弟子們:「所願我之弟子等,須發大願。」(御書1645頁)並託付廣布後繼。

佛意佛敕的教團――創價學會

  遵照大聖人心志,立誓成就「廣宣流布」大願而奮起,於現代出現的佛意佛敕教團,就是創價學會。
  創價學會奉御本尊為「弘通法華之旌幟」(御書1294頁),致力於慈悲的折伏行,完成前所未有的世界廣宣流布。所以戶田先生斷言在未來的經典中,一定會被記載為「創價學會佛」。
  廣宣流布正是日蓮大聖人的大願。也是滿懷地涌菩薩之使命、自覺是大聖人嫡系弟子的三任會長與全世界共戰同志的誓願,也就是創價師弟的大誓願。
  池田會長寫道:「認定大法弘通、慈折廣宣流布為己身使命之同志,皆是地涌菩薩、佛的使者。因此,秉持此自覺,就能達成自身的境界革命,展現能戰勝任何宿命風暴的大生命力。」
  所謂地涌菩薩,就現代我們的實踐來說,在最艱困的時代、社會,弘傳成佛之根本法,令最深陷苦難的人們展現構築真正幸福的力量,為此使命而活的人,就是地涌菩薩。
  懷抱「最辛苦的人,最有權利獲得幸福」此想法,飛奔至正在苦惱的友人身邊,教授妙法,一同邁步在宿命轉換之道的人,就是地涌菩薩。

(二)識破惡、守護善

(1)善知識與惡知識

  「知識」在佛教用語中,意指朋友、熟人。
  「知識」當中,正確引導人們進入佛道的師匠或鼓勵人們佛道修行的同志,稱之為「善知識」。反之,妨礙佛道修行,迷惑人心使之走向惡道者,稱之為「惡知識」。
  因此,重要的是,親近善知識,同時對惡知識要賢明地對應,不被其迷惑而跟從。
  人心容易動搖,即便已在佛道修行的路上,只要一有狀況,就易於敗給自身的軟弱而怠忽修行,或迷失正確的佛之教導。
  所以必須有引導人們進入佛道並觸發信心的善知識。
  日蓮大聖人教導:「是以,成佛之道,莫過於善知識。己之智慧作得何用?但僅識寒溫之智慧耳,善知識方是可貴也。」(御書1546頁)
  至於妨礙佛道修行的惡知識,《涅槃經》說示:「即使被凶暴的惡象殺害,也無須害怕。為什麼呢?因為縱使肉身被破壞,心靈並沒有被破壞,所以絕不會墮入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但是,心靈若是遭惡知識破壞,就一定會種下墮入三惡道的因。」(大意,御書7頁等引用)

連惡知識也能轉換為善知識的信心

  大聖人教導切勿跟隨惡知識,同時也明示,應奮起強盛的信心,連意圖妨礙佛道修行的惡知識,也使之成為自身邁向成佛之機緣。
  信心愈強盛,三障四魔、三類強敵會愈頑強地顯現。只要奮起更強盛的信心,參照《御書》這面智慧之鏡,識破魔的話,那麼,魔就不再是魔了。
  當決心以對御本尊的信心為根本去超越阻礙時,能夠引出自己生命中更大力量與卓越能力,強化自身的信心,更提升境界。也就是,連惡知識也能轉換為善知識。
  《法華行者聖蹟記》中說道:「提婆達多方是釋迦如來之第一善知識。試見今日世間,強敵之人較之我黨之人,更能益我而使我成就也。」(御書949頁)《覆富木書其三》中敘述:「諸多惡人,亦是善知識也。」(御書996頁)

(2)嚴誡謗法與隨方毘尼

嚴誡謗法

  謗法即「誹謗(譏諷、說壞話)正法」。所謂正法,是指佛所悟覺的真實、萬人成佛之法。釋尊在《法華經》中說示萬人成佛的正法,日蓮大聖人指出其重點就是南無妙法蓮華經。
  若進一步詳細解說此萬人成佛之正法的意義,即是指「任何人生命中都具備至尊的佛界,都擁有無限潛能」的人性觀、生命觀。
  排斥、誹謗正法,以及違背正法、不願相信正法的不信,都是謗法。
  謗法是不信、排斥「祈願自他幸福與社會安穩」此最合乎人性的正確生存方式,也是不幸的根源,所以要嚴加警戒。但決非排擠不認同自己信仰的人們,或是強迫他人接受自己的信仰。
  大聖人在世當時,各宗派傳播錯誤的教義並誹謗《法華經》,擴大了謗法。
  大聖人在《立正安國論》嚴厲譴責說,謗法正是導致人們不幸的根源、導致社會不安的一凶,並強力敦促人們須相信正法、構築能令人安心的社會。
  由於謗法排斥萬人成佛之正法,是苦惱的根本原因、不幸的根源,所以必須自我嚴加警戒。
  為了成佛,不僅自己不可犯下謗法,也要勸諫他人的謗法,使其改正而脫離不幸。實踐這種「慈悲的折伏」正是嚴誡謗法的重點所在。
  大聖人教示:「不責謗法而願成佛,是如火中求水,水中尋火。徒然、徒然!」(御書1097頁)
  與擴大謗法的惡奮戰,等於增強佛之善的勢力,也是防止自身之惡,如此才可以成佛。

隨方毘尼

  佛法不問時代、地區、種族、性別、年齡,是萬人共通的根本法則。誠如《法華經》所說,每個人雖各有種種不同,但不論是誰都擁有成佛的可能性,正因為如此,日蓮佛法認同文化的多樣性,給予最大的尊重。
  日蓮大聖人教示稱為「隨方毘尼」的法理。「隨方」是指遵循當地的風俗習慣。「毘尼」是指戒律。
  隨方毘尼也稱為「隨方隨時毘尼」,是教導只要不違背佛法的根本法理,就應尊重各國、各地區的風俗習慣、時代風氣與習俗,並加以遵循。
  日蓮大聖人說示:「此戒之意,謂於無甚缺失之事(若無重大缺失),雖稍異於佛教,亦不可違背其國風俗,此亦佛說之一戒。」(御書1250頁)
  這是說,以正法為根本基準,只要情況不涉及成佛、不成佛此佛法根本原理,就可以尊重及採用一般社會的風俗與世間的規則。
  佛法的目的是要提升人的行為舉止,追求合乎人性的生存方式。
  世間一般的風俗習慣富含該地區文化的智慧,其中有的智慧與佛法的教導一致,可以說含有佛的部分智慧。
  所以說,孕育豐富人性的風俗、習慣及文化,是悟得佛法智慧的入口。
  反之,若拘泥於風俗習慣的表面形式,被本來就不需要的常規束縛,而違背佛法的根本精神,則是本末倒置。
  總之,先要確立自身信心具主體性,再一面與地區、社會保持和諧,一面自我磨練,才是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