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人間革命的實踐 
第二十章 贈與青年(20-6)

20-6 一面掙扎,一面向前進

  青春是挑戰的異名,不論發生任何事也不屈服,在不斷向前的苦鬥中,才有勝利與光榮。

  青春時期絕對沒有不可挽回之事。青春時期真正的失敗,應該是害怕失敗,不敢接受挑戰,或是自暴自棄。
  過去是過去,未來是未來。應經常抱著「從今天開始」、「從現在起」、「從這一瞬間開始」的精神,不斷朝著未來前進。這就是日蓮大聖人「本因妙」佛法的真髓。
  人生不到四十、五十歲,看不出勝負。
  絕不要因為眼前的事情就感到絕望,也不要著急。就算有後悔、有煩惱、有失敗,未來還很長遠。不可成為動不動就哭喪著臉,動不動就自暴自棄,這樣讓人瞧不起的人。
  看看那些青史名留的人,會發現他們在青春時期各有狀況。例如英國的政治家邱吉爾,經常留級。甘地在學校是個不起眼的學生,性格羞怯膽小,不擅表達。愛因斯坦的成績不好,唯有數學一科出類拔萃。發現X光的倫琴曾經為同學背黑鍋而遭工業學校勒令退學。
  那麼,他們的青春有什麼共通之處?那就是「不自暴自棄」。曾經學業成績不佳,受人欺負、出賣,遭遇失敗,為疾病、經濟所苦,越吃過苦的人,越能了解人心,了解人生的奧妙。所以「絕不可認輸」,只要不敗退,苦惱的經歷將來必會開花結果。
  一定要愛惜自己。若是被社會上的歧視、輕浮的風氣或矛盾所影響,那就是不幸。勿忘要活得忠於自己。
  戶田先生曾經嚴格地說:「人生的成功與失敗,決定於晚年享有的幸福感。」少年得志,不等於一生成功;年輕時的失敗,不論多少次,都能夠東山再起。
  小學不行的話看中學,中學不行的話看高中,高中不行的話看大學,大學不行的話就等進了社會再說,要是在社會上也遭受挫折,過了四十歲還可以捲土重來,不行的話還有五十、七十……,要經常胸懷大志。今生不成看來生,這樣達觀地看待永遠生命的就是佛法。佛法是至高無上的「大志」。
  即使你們認為自己不行,我卻不這麼認為。每一位都肩負著使命,這是不容置疑的。即使有人看輕你們,我依然尊敬你們、相信你們。不論現在如何,我堅信你們必能建構美好的未來。
  就算跌倒了,每次只要再站起來就行。只要站起來了,就再向前進,因為還年輕,是鍛鍊的時候,是挑戰的時候。就從現在起,從現在開始,著手做些事情吧!

  *  *  *

  就某種意義來說,任何時代都有深刻的苦惱。無論在哪個時代,煩惱就是青春的別名,不只是為課業問題煩惱,還有關於家人、健康、容貌、異性、朋友等各種各樣的煩惱。有痛苦,有不安,有懊惱也有悲傷,與一切煩惱挑戰的就是青春時期。
  在這當中,一面掙扎,一面撥開烏雲,迎向太陽,迎向希望,這就是青春的力量。有煩惱、失敗、後悔是理所當然。重要的是不輸給這一切,一面煩惱、痛苦,一面不斷前進。
  想要出海卻迷路了,該怎麼辦?重要的是往前走,走哪條路都好。這樣就會遇到河川,順著河川走下去,終究會來到大海。
  要向前進。一面掙扎一面唱題,就算一、兩毫米也好,也要向前進。只要如此堅持下去,再回首時,方知已穿越了叢林。
  而所有經歷的痛苦、悲傷,所唱的題目,都將深化我們的人生。這些都是為了造就二十一世紀領導者的養分。

  摘自《青春對話》(日文,1999年3月出版)

《創造幸福與和平的智慧》一書彙集池田會長著作中的核心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