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广宣流布与世界和平
第二十二章 地涌的使命与誓愿(22-2)
22-2 创价学会员就是地涌菩萨
本节就完成广宣流布的地涌菩萨之品德,根据《法华经》论述他们的勇气、智慧、耐力、人格等特性。而体现这些伟大品格的人就是创价学会员。
地涌菩萨就是于自己的生命中持有久远妙法的菩萨。
大圣人说示:“不是持有这久远之法的人,不足以在末法时代弘扬佛法吧。”(御书文白并列本Ⅰ,418页)“久远之法”即南无妙法莲华经。
拯救末法众生的大良药,即是寿量文底的南无妙法莲华经。南无妙法莲华经是“生命之法”。因此,若非自身生命持有此法,且能为末法众生显现,无法拯救末法时代的众生。
日莲大圣人作为地涌菩萨之上首上行菩萨的再诞,为救助末法时代的众生,以秘沉于〈寿量品〉文底的南无妙法莲华经为自身之魂魄,将其生命图显为御本尊。
大圣人也如此教示:“受持这本法,就是凭借‘信’这一个字而已。断除元品无明之利剑,正是‘信’这一个字。”(御书文白并列本别册,81页)“如果与日莲同心,您一定就是地涌菩萨。”(御书文白并列本Ⅰ,429页)
信奉御本尊,与大圣人同心,向广宣流布迈进的我们,是与大圣人同样持有本法的地涌菩萨。
〈法华经·涌出品〉中述说:地涌菩萨是从“娑婆世界的下方空中”涌出的菩萨。有关“下方”之意,大圣人说示:“‘下方’是指真理。”(御书文白并列本别册,81页)
地涌菩萨是从“真理世界”涌现而活跃于现实娑婆世界的菩萨。亦即从宇宙的根源大法──南无妙法莲华经,纵身跳进民众队伍的勇士。因此,所行通畅无阻。并且能从妙法世界汲取无尽的本源生命力与智慧。即使身处末法恶世,也能忍受大难,以身弘扬妙法。
在此末法浊恶之世,遵照大圣人的教导,在现实的大地弘扬佛法者,不论是谁,都是地涌菩萨。在今天,学会员的形象完全符合经文上描述的地涌菩萨。
地涌菩萨是“志念坚固”(《法华经并开结》486页)──一旦下定决心就坚持到底,有着坚定决意且能持续的人。尤其多宝会的各位,自草创期以来,不管遇到任何事情,都坚持信心,不管受到怎样的中伤,都不曾放弃初衷,光耀不退转之“地涌勋章”。
经文又说:“充分学习菩萨之道,不沾染世间的坏风气,就像莲花生长在污水塘。”(《法华经并开结》499页,白话)
学会员身处五浊强盛的社会,但出淤泥而不染,勇敢、纯粹地坚持贯彻佛法,拯救在现实泥沼中沉沦的痛苦人们。倘若厌恶与人们为伍而离群索居的话,则无法完成地涌的使命。
经文更说:“巧于难问答,其心无所畏,忍辱心决定,端正有威德。”(《法华经并开结》501页)
“巧于难问答”──一言以蔽之,就是“对话的高手”,有着在第一线活跃的智慧,也就是拥有柔软应对的智慧,对于他人的无端辱骂,能以一句话“何谓人生的幸福?先谈这点再说吧!”回应。各位正是巧于难问答的智者。
“其心无所畏”──各位是不畏不惧的“勇敢的战士”,断然与蹂躏民众的恶势力对抗到底。
“忍辱心决定”──坚韧不拔是各位的真本领。朋友当中也许有人只会抱怨发牢骚,也许有人任性放纵自己堕落,但各位绝对不放弃他们,是最能忍辱之人。对自己本身的困难,也以忍辱二字克服,正是“慈悲的帝王”、“信念的帝王”。
“端正有威德”──心灵、生命充满光辉。不断散发出吸引人的人格魅力。其丰裕的人品,任谁也不得不信服。
各位都拥有这样的“地涌之力”。
地涌菩萨是“人中之宝”(《法华经并开结》498页),也是社区之宝,是日本、世界之宝,是如此尊贵的存在。
各位都有“地涌之心”、严护妙法之“心”,有着“想要鼓励这个人”、“想尽力化解那个人的辛酸”的菩萨之“心”。能由衷地尊敬每一个人。这正是《法华经》之心、地涌菩萨的精神。
而且,各位都做到了“地涌的实践”。地涌菩萨会出生在众生最苦恼之时、最悲痛之地。
大圣人说示末法时代的状况:“更加执着于他们的教义,以小乘教攻击大乘教,以权大乘教破坏实大乘教,国内几乎都是谤法的人。”(御书文白并列本Ⅱ,11页)
这节御文指出大小、权实的教法非常杂乱,也巧妙地说中现代社会的思想风气。人们顽强地执着于低浅的价值观,喜好平庸的事物,厌恶伟大的事物;喜好短暂、虚假的事物,厌恶真才实学。所谓末法,即是喜好肤浅的思想和人生方式、轻蔑有深度生存方式的时代。
在这样是非颠倒的社会中,为丧失人生目的而彷徨失措的人,不断诉说真正人生之道的学会员,身为民众的领导,不断散发光芒。诚如经文所述:“每一位菩萨,都是号召大众的领导者。”(《法华经并开结》480页,白话)
户田先生曾断言说:“我们是自觉要负起流布七文字之《法华经》的大任,而出现于末法时代。以此境地来判断我们属于何种位阶?答案是:我们是地涌菩萨。”
各位以事实证明了恩师的狮子吼。二十世纪地涌菩萨所完成的大业,相信本佛、诸佛必赞叹有加,报以热烈的喝采。
然而,世上“悲惨”、“苦恼”依旧存在。不管日本或全世界,社会混乱的程度愈趋严重。为了和平,也为了幸福,地涌的长征仍须继续。因此,各位要更加精神焕发、健康长寿。全世界等待着各位的笑容。
摘自小说《法华经 方便品·寿量品讲义》(日文第二册,1996年1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