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广宣流布与世界和平 
第二十八章 创价三代师弟(28-10)

28-10 户田会长与池田会长的邂逅

  本节描述1947年8月14日,战后百废待举,寻求人生指南的十九岁池田会长邂逅户田会长的庄严场面。

  那天夜晚,万籁俱寂。
  可能是家家用完晚餐的时刻。
  1947年8月14日──。
  昏暗的道路上,一些人朝着一户人家,匆忙地快步走着,为了参加在大田糀谷举行的座谈会。
  那天可说是决定我人生命运的一天。因为这一天是我向户田城圣先生提出要加入创价学会的日子。然后,十天后的8月24日,我入信了。座谈会那一天我十九岁。
  吾师户田先生宛如慈父般待我。
  严肃的一刻亘及三世。那一天是我成为户田先生的弟子,立誓要献身于广宣流布的日子。
  战争结束满二年,一个盛夏闷热的夜晚,上演了一出庶民跃动的人生希望剧。
  没有街灯的昏暗道路,蒲田到处残留着骇人的废墟。凄惨的战争牺牲者不计其数,善良市民的痛苦依然深刻。
  年轻的我每天扪心自问这到底是谁的责任?肺病引起发烧,十几岁的我,从傍晚起就感到浑身无力,苦不堪言。
  想过一个有希望的人生而不断追求人生指南的我,听好友谈及有场述说生命哲学的座谈会,未加分辨就前往参加。
  到达会场已是晚上八时左右,四周一片昏暗。在门口脱鞋时,就听见从屋里传来一阵略带嘶哑的豁达谈话声。第一次听到户田城圣先生的谈笑声,是正在讲解〈立正安国论〉。
  那是日莲大圣人为实现和平社会而宣扬其伟大哲学的篇章。
  后来才知晓,这“安国论讲座”是继去年的“法华经讲座”之开始的新讲座,每月开讲一次。那是户田先生倾注警世热情的讲座,是日莲佛法精髓的狮子吼。
  它非古老死板的佛教理论,而是充满朝气、确信和跃动的内容,令人对未来充满希望。

  *  *  *

  〈立正安国论〉讲座一结束,马上开始恳谈。
  户田先生口嚼仁丹,神态自若,与一些虚有其表、一副权威模样却轻视人民的宗教家或政治家迥然不同。让初次见面的我,也可以毫无忌惮地发问。
  “户田先生,正确的人生到底是指什么?”
  或许稍微带有困惑的语气。
  太平洋战争爆发那一年(1941年),我十三岁。战争结束那年,我十七岁。在人生最多愁善感的时期我被又黑又厚的战云笼罩着。
  加上身染结核。
  “外有战争”、“内有结核”,身后经常徘徊着死神的影子。接着,因日本战败,以往的国家观及人生观完全崩解。
  到底什么才是真实的人生?我的生命有何价值?
  户田先生给我的回答既明快又充满确信,绝无故弄玄虚或模棱两可。
  我最讨厌愚弄青年的大人,所以对户田先生的回答极为感动。当时一些赞美战争,而在战后摇身一变成为和平主义者的政治家或知识分子也让我退避三舍。
  户田先生受到军部政府弹压而入狱两年,那是我决定追随他的理由。我自己也抱持觉悟,若再次发生战争,即使被关进监狱,也誓必抗争到底。期望自己成为一个决不屈服于任何蛮横权力的勇者,为此而追求实践的人生哲学。

  *  *  *

  我不过是一介摸索人生之道的平凡青年。
  我坚信,这样的我是由于贯彻师弟之道,才能度过至高无上的“正义人生”。
  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的演讲,道出了我想告诉户田先生的心声:“我能有今天,百分之九十八是从恩师那里学来的。”
  唯有人能拥有师弟关系,透过师弟之道能使自己提升,这是人类的究极精神。我要竭尽所能将拥有的一切传达给后继的青年们,托付一切后事。希望弟子诸君能深知我心。

  摘自《随笔 新人间革命》(2002年8月14日刊登在《圣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