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广宣流布与世界和平
第二十五章 异体同心的团结(25-3)
25-3 “如佛互敬”
本节谈论为何异体同心的团结很重要,强调在广宣流布的组织里,站在远大的目的观,和睦友好,互敬如佛的重要。
大圣人透过这句“异体同心”,明确指出,凡事都要以尊重、发挥每个人的个性作为团结之本。
“异体同心”可说是讲求尊重人性,使人发挥最大潜能的最高组织论。
“异体”意指各人的使命、性向、处境皆不同。
“同心”意指心要结合为一。
“异体异心”会导致分散。
而“同体同心”,则会沦为无视个性的集团主义、极权主义,无法发挥各自的力量。
没有一个人不是肩负使命的,人人都赋有伟大的潜能。问题在于如何让每个人完成使命与发挥潜能?只要一个人实践人间革命,就能带给众人勇气、希望与确信。因为触发是一种连锁效应,能发展成一股伟大的变革动力。
* * *
大圣人常常指导门人“要和谐,要互相鼓励”。
从〈法华行者逢难事〉这篇御文可知,门人为了一生成佛、广宣流布,经常聚在一起拜读大圣人的信,从中学习法门,交换心得。以现代而言,这等于是在开座谈会、协议会等。
佛道修行本来就不是单独一人可成就的事,因为“功名利禄的风激烈地吹来,佛道修行的灯就轻易地熄灭。”(御书文白并列本Ⅲ,290页)大家要互相鼓励,互相扶持地前进,成为彼此的善知识。
佛道修行就是不断与魔障奋战,必须持续在恶缘与恶知识当中修行。
现代人若想在日常生活中从事佛道修行,那就必须如莲华在水,身在恶缘中,却能散发人性的光辉。除此之外,别无凡夫成佛之道。
所以说,为了成就佛道修行,善知识的团体绝对不可或缺。
以崇高目的观为本的团结是多么重要。绝对不能让如此重要的广宣流布组织遭到破坏。建设乃殊死战,破坏在一瞬间。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池上宗仲、宗长兄弟的团结奋斗。父亲康光断绝与宗仲父子关系的事件很有名,而在康光背后出谋划策的就是极乐寺良观,这也是众所周知的事。
当时康光断绝与宗仲的父子关系,准备将家业转让给宗长。
此时,宗长犹豫不决,不知是要选择继承家业或是贯彻信心。最后他接受大圣人的鼓励,决定要和哥哥同进退。
大圣人看清解决池上宗仲被断绝父子关系事件的关键在于“团结”。而且教导池上兄弟,联合双方的夫人,四人团结一心,是破魔的关键所在。并在〈兄弟抄〉文末,指导“四人要好好团结一致”。
集团是由人组成,难免会有“合得来”或“合不来”,“喜欢”或“讨厌”之分,此乃人之常情,不用勉强。
但是,如果执着于个人好恶而懈怠佛道修行,那就太傻了。因为那样正好让魔有机可乘、正中魔的下怀。
所以大圣人严格训诫,同志之间不可说彼此的坏话。
“纵使您对他们感到不满,仍必须要彼此交心。”(御书文白并列本Ⅲ,102页)“纵使他们稍微有些差错,假装不知道就可以了。”(御书文白并列本Ⅴ,283页)“或许会有让您感到不愉快的事,就不要看、不要听、不要说,与他们和睦相处就可以了。”(御书文白并列本Ⅲ,166页)
“人人皆佛”。如果对方也是佛身,那么诽谤对方,等于是诽谤佛。因为“皆佛”,所以要互相尊敬。创价学会的组织应该是充满“当起远迎,当如敬佛”(《法华经并开结》721页)的精神才对。
大圣人甚至说,要“像礼敬佛一样地互相尊敬”(御书文白并列本Ⅱ,407页),若染上诽谤他人的恶习,就会“持续抱持着这样的恶念,一定会堕入恶道。”(同上)并教示,要如〈法华经·宝塔品〉所说,释迦与多宝互相让位,和谐相处。
最重要的是,“要有以广宣流布为目标的信心”。要是为广宣流布拚命奋斗,哪有闲情争吵。大圣人再三训斥,敌人当前,互相争吵,是多么愚蠢的行为。并严格教导,这就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凡事都要站在“有志一同”的立场来进行沟通。
从不同角度来说,“对话”是善,因为它能建立彼此的连带关系,创造团结。相对地,“拒绝”是恶,因为它会招致分裂,带来破坏。凡事要先见面,然后对话。当然自己和对方的想法一定有不同之处,只要彼此对话,即使意见不同,也必能从中产生信赖关系。一般社会也是,对话是和平的基础,拒绝是步入战争之门。
大圣人经常劝导门人要对话、异体同心。他说过,“纵使是外人,如果能敞开心扉互相对话也是可以为您舍命。”(御书文白并列本Ⅱ,61页)、“再三希望您转告骏河的各位,务必要同心协力、共度困难。”(御书文白并列本Ⅴ,138页)等等,不胜枚举。
他也曾教示,“希望你们经常互相勉励,以脱离生死的苦恼,同心地前往灵山净土,欢聚畅谈。”(御书文白并列本Ⅲ,168页)。一起为广宣流布奋斗过的同志,其关系是永恒的。
也许有时候我们会心想:“跟这种人一起活动,今世就够了”,但只要彼此做境界革命,情况定会好转。诚如“您结交品德高尚的益友,性格变得像长在麻田里的蓬草般笔直。”(御书文白并列本Ⅰ,28页)人是会改变的,如果没有变好,就不叫信心了。如《御书》所言,“鸽子变成老鹰,麻雀变成蛤蜊。”(同上)。
总之,妙法的同志应互相尊敬,何况是一起走在广宣流布远征的这条艰险道路上,更要互相鼓励,视彼此为善知识,秉持异体同心的团结前进才对。
摘自《御书的世界》(日文第一册,2003年6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