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广宣流布与世界和平
第二十四章 广宣流布的组织(24-6)
24-6 座谈会就是创价学会的生命线
社区里的同志齐聚一堂,互励互勉的“座谈会”,是创价学会的传统,也是人类和平的缩影,广宣流布的脉动。
座谈会犹如“大河”,各种活动就有如“支流”流入此大河。
无论友好活动或各种聚会,都汇流至座谈会此“大河”之后,流注“民众世纪的大海”。在此大河两岸,呈现一片广大的“人类文化沃野”,果实累累。
座谈会中充满了学会的“心”。户田先生常说:
“首任会长每次都最早到会场,有一个人来了,就和那个人详细交谈。第二个人来了,就和两个人谈话,三个人来,就与他们三人对谈,如此和蔼恳切地教导大家。”
户田先生也曾说:
“即使只来一个人,也要对他尽全力诉说佛法、体验,诚心谈论广布与人生。只有两个人也没关系,可以畅谈御本尊的伟大,使彼此都能怀着感激的心回家;如果有三个人到场,就该认为‘有好多人来参加。’”
不是靠“发号施令”,而是那一颗“心”。是有关人与人的交谈,所以必须珍惜“人”,座谈会才会持续办得热闹、盛大。
称呼座谈会为“传统的座谈会”,并非因为它是“长年持续举办”之故,而是以座谈会为根本珍惜每一个人的这份“心”,才是学会的传统。
学会一向积极鼓励没没无闻、精神可嘉的“民众”,这就是座谈会的“精神”。虽然从世人眼光来看,座谈会人数少、也不受注目,没有比它更为朴实的聚会了。但是,在座谈会上能听到贯穿大宇宙之法的“哲学”,充满拥抱所有人的温暖,使人即使受到任何宿命的打击,也会油然产生“再努力看看”的“希望”。
笑声、泪水与感动交织,决意和感谢的心激发共鸣,将烦恼转变为勇气,疲劳化为充实,犹如“百姓的绿洲”,这就是学会的座谈会。
在这个小小的聚会中,看到了“人类和平的缩影”、“民主主义的实像”、“结合信仰、家庭、社区的广布脉动”。与会者皆怀抱着使尊贵的佛子和友人幸福的“心”,这就是“法华经之心”。
释尊的结论《法华经》,也是一场盛大的“座谈会”。那儿有认真探索人生和勇于发问的求道人士;以体验和比喻真诚解惑的释尊;还有听闻问答而感受“境界提升的喜悦”的人们。决意的光芒、互动的反应、感应妙……等等,尽在其中。
* * *
牧口先生把座谈会定名为“大善生活实验证明座谈会”。所谓“大善生活”是指以妙法为信心的生活,所谓“实验证明”,就是要把这“信心即生活”的伟大,和为社会及人们尽力的“人间革命”生活方式,以任何人都能信服的实际样相展现。学会的座谈会自举办以来,就向民众打开大门。学会的座谈会是带给社会“智慧”和“活力”的草根广场。
听到别人信仰后获得功德的体验,自己就会决意“做得好!赢得漂亮!没错,我也能转换宿命,我也要奋发图强!”
也可以鼓励奋斗中的同志,“让我们以这个人为榜样吧!向他看齐,一起成长!”
这行动可以鼓励人们向一生成佛努力,唤起人们对广布的使命感。
* * *
牧口先生是为了出席座谈会而前往伊豆下田,在那里被捕的(1943年7月6日)。那时,座谈会是在特派刑警的监视下召开的,为了神符问题等屡受压迫,但牧口先生一步也不曾退缩。座谈会可说是一个对权力作精神抗争的激烈“战场”。
大圣人宗教改革的奋战,也是始自堪称“座谈会”的对话聚会。
总之,座谈会的“传统”中,含有大圣人、牧口先生及户田先生以来的“伟大奋战精神”。所以满怀此精神,明朗且愉快地举行每一次的座谈会,意义多么重大。
就从我们所推动的“大座谈会运动”,把人们为生存所须的“坚强”、“明朗”展现出来,传至“你的心中”、“朋友的心中”,在走投无路的现代,开辟出一条人类幸福的“坚固正确的轨道”。
摘自《法华经的智慧》(日文第二册,1996年11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