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广宣流布与世界和平 
第二十九章 以人为本的宗教(29-8)

29-8 佛法说示“为人之道”

  本节强调佛法是彻底的人本主义,讲述做人处事的道理。并提及日莲佛法、创价学会是“人本宗”。

  佛法讲求人本主义,我也讲求人本主义。
  人。一切在于人。专注于人。“人”才是一切的基准,并非以国籍、社会地位、意识形态等为基准。我总是把焦点放在“人”身上。
  一切取决于人,取决于本人,看其为人如何?──这是一切关键所在。我认为全世界也正迈向“以人为主”的人本主义方向。
  佛法原本就是诉说“做人处事的道理”。
  释尊说出了所有人应依循的“为人之道”。
  一说到佛法,也许一般人会认为那是离普通人非常遥远的世界。而且神职人员为了营造神秘感好树立权威,刻意采用那种说法,这也是事实。
  然而,佛法本非如此,它也不是释尊想出来的。而是释尊发现了永恒存在、普遍适用于任何人的“为人之道”、“生命之道”,将其说出来而成为佛法。
  释尊叙述他在菩提树下证得菩提(得悟)的情形:
  “比如,有一个人在人迹罕至的森林里迷了路,无意中发现过去人们走过的古道。沿着那条古道走下去,来到过去人们住过的古城,那是一座有园林围绕、还有美丽荷花池的壮丽古都。
  那个人回去之后,马上向国王禀报,并请求国王在那里重建都城。”
  后来,许多人通过那条道路来到都城,都城因而欣欣向荣。同样道理,释尊是在菩提树下发现了过去的佛走过的正确道路,从而教化人们。
  “于是这条‘路’被许多人知晓,进而繁荣、扩展至今。”
  释尊明确说出“为人之道”,但佛教却逐渐脱离“以人为本”,变得形式化、巫术(求神问卜)化。只要看看那些原本应度过崇高人生的神职人员(僧侣),最后却变成最背离“为人之道”的权威者,一切即可明了。
  释尊本来也是在破折当时已仪式化的既成宗教,阐释“为人之道”。不幸的是,他的教诲也同样地逐渐没落。
  这种状况在末法时代达到顶点。日莲大圣人就在此时横空出世。
  大圣人有名的金言指出:“教主释尊的出世本怀在教示为人处世的道理。”(御书文白并列本Ⅲ,106页)
  对于当时仪式化、形式化的佛教来说,这句金言堪称“哥白尼式转变(像哥白尼想改变天动说,主张地动说般的一百八十度转变)”的革新教诲,将佛教拉回“原点”。
  大圣人藉此告诉我们,教示“为人之道”才是佛法的真髓,才是教主释尊出现于世的真正目的,脱离此真髓的教义都是偏颇的。
  大圣人想使长期以来形式化的佛教回归原点(为人之道)。也可说是走向“人本主义”、“人本宗”的革命。
  创价学会使佛教的原点、也是大圣人教诲的“为人之道”,尤其是“菩萨行”在现代复苏,因而经常受到“特权统治阶层”僧侣的弹压。
  但是,我们相信唯有“这条路”脉动着大圣人宗教革命的精神、佛道的精神。
  因此,让我们作为佛法正统中的正统,更加扩大“好人”的系绊彼此团结。而且不管对方是否受持御本尊,都要使他成为扩大“好人”阵容的关键存在。

  摘自菲律宾SGI最高会议的指导(1993年5月9日,菲律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