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广宣流布与世界和平 
第二十三章 珍视每个人(23-8)

23-8 日莲佛法是至极的人本主义

  日莲大圣人写信给一位儿子英年早逝的女门人,给予深入人心的鼓励。本节引用其内容,阐明佛法珍视每个人的人本主义。

  1280年(弘安三年)秋天的9月5日,南条时光之弟七郎五郎去世。详情不大清楚,只知道是突然身故。
  当时,七郎五郎虚岁十六,英年早逝。大圣人一听到消息在隔天9月6日就写好信寄给时光及其母亲,给予衷心的慰问和鼓励。
  “听说了南条七郎五郎大人逝去的事。人之有生就必定有死是一般的常理,不分智者或愚人、在上或在下的人们都知道的事,因此,没有必要现在才来哀叹、惊慌,我自己是这样想,也这样教导别人。但面对这个讣告,是梦境或是幻觉呢?到现在仍难以辨别。”(御书文白并列本Ⅵ,19页)
  “为人母的令堂会是多么的悲叹啊!令堂的父母、兄弟也都已经先逝去,最爱的夫君也死别了,幸好留有多位子女,可以稍微抚慰自己的心吧。”(同上)
  “然而最疼爱的么儿,而且是个男孩,容貌端庄,心地纯良,其他人也都觉得他潇洒爽朗,却忽然逝去了,就像花苞在风中枯萎、满月忽然消失一样。实在不能相信这是真的,因此再也找不到慰问您们的话。”(同上)
  “追申:这六月十五日见面时,见到他‘才华洋溢、能力出众,真是一个好男儿’,想到再也见不到他了,就感到十分悲伤!不过,因为他是对释迦佛、《法华经》深信不疑的人,临终时的样相很好,相信他的心与父亲一起到了灵山净土,两人手拉手、相互拥抱而感到喜悦吧。如此想着,还可以令人感到安慰!”(同上)
  如信末追申所言,七郎五郎才在去世的三个月前,与其兄长时光一同拜访大圣人,大圣人对兄弟俩凛凛之姿衷心感到喜悦,对他们的将来充满期待。所以大圣人才会在接获七郎五郎的讣闻,说:“是梦境或是幻觉呢?到现在仍难以辨别。”可知那是任谁都会感到惊叹的事情。
  这个七郎五郎,是父亲去世时仍在母亲肚子里的遗腹子。突然失去支撑她活下去的爱子,对于母亲来说,该是多么悲痛!这在现今来说,就像竭尽全力培育自己的孩子成为后继人才的妇人部母亲们。
  大圣人深切体会那样的心情,给予“同苦”抚慰。将一个母亲道不尽的悲痛真的视为自己的悲痛,加以包容,在内心与之一同悲泣。
  并非表示“同情”,是与对方为一体,展现“感同身受”的姿态。秉持“同理心”与苦恼的人共同承担“痛苦”、“伤悲”。这是本佛日莲大圣人的为人之道,也是身为“人”最崇高的姿态,令人拜读后为之感动而热泪盈眶。
  我们学会也是彻底实践本佛深邃的“人本主义”者。
  发自内心的“鼓励”才是信仰佛法者的证明。对烦恼的人、痛苦的人,实时地送上“鼓励的话语”,使之化悲痛为勇气、化苦恼为希望。这就是大圣人的精神。

  摘自全国青年部干部会的指导(1992年4月12日,东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