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幸福的指针 
第十章 生也欢喜,死也欢喜(10-3)

10-3 跨越死苦的佛法生命观

  释尊面对人类根源苦恼的“死苦”,从中悟达永远的生命观。本节基于释尊的悟达,论述将重点置于生死的佛教本质。

  凡有生命者,本能上都会恐惧死。尤其是人,一想到在结束生的状态时,彼方会是怎样的世界,就会感到一股无法形容的恐惧。
  释尊超越了人不想死、不想接受死、不愿面对死的这些本能,以大无畏的勇气,接受人生的苦相、真实相。想必释尊是再三思索生与死的本质而超越过来的吧。
  佛法虽阐释永远的生命,但绝对不是轻率地接受人们希望长生不死的理论。诸行无常、苦集灭道(四谛,佛教述说苦的原因及解决之道)的教导都如实显露人类想逃避的苦相。并非以空想的假设模糊真相,而是以透澈的眼光凝视真实,原原本本地接受有生必有死这个大前提。
  为什么会死?死与生是完全不相关的存在吗?或者两者之间有密切关联呢?生命是怎样的流程?释尊秉持勇气、忍耐与冷静,探索自己的生命,领悟其中真实,进而悟得永远的生命。
  生与死是人类生命本来具有的要素。人的生命反复交织着生与死,波澜壮阔而隽永──释尊在自己生命的洪流中体悟到这件事。
  那已经不是因对生的执着而产生类似灵魂不朽的思想,而是一种永远的生命观,俨然看清贯穿生命的因果法则。
  若立足于永远生命观来说明死的意义,死就是为了生而有。宛如睡眠是为了下一次苏醒的休息,死是为了生的一种“方便”,是为了拥有更绚烂辉耀的生,生才是生命活动本来的姿态。生与死并非相对立,死是为生而有的,这就是《法华经》所说的“方便现涅槃”(释尊的佛界生命是永恒的,为了让众生产生追求佛的心,作为方便呈现涅槃的状态)。
  佛教的本质既非过度地悲观、厌世,也不是毫无根据的乐天主义。佛教思想可说是正视人生之苦,不选择逃避,而是彻底面对,最后达到生之欢喜的思想。
  逃避苦,就没有真实的欢喜。如实地领会一般人不愿正视、避之唯恐不及的苦,唯有勇敢地挑战、超越,才会涌现金刚不坏、源源不绝的欢喜。

  《论生命》(日文第三册,1974年3月出版)

《创造幸福与和平的智慧》一书汇集池田会长著作中的核心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