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广宣流布与世界和平
第三十一章 通往世界和平的大道(31-19)
31-19 以文化结合世界
池田会长在1963年10月创立民主音乐协会。本节叙述当时成立的心情,以及以音乐连结世界的足迹。
音乐向人心呼唤,使人本有的“精神琴弦”发出共鸣,以及友情的和声。
那音律有时候会唤醒生存的勇气、唤醒和平的祈愿和人的自豪。
音乐具有这种美好的力量。
希望能以音乐连结人类美好的心灵!
向世界奏出文化与和平的曲调!──这就是我从年轻至今的梦想。
* * *
今年(2003年)10月,民音(民主音乐协会)迎来创立四十周年的佳节。
交响乐、室内音乐、歌剧、芭蕾舞、流行歌曲、探戈舞、民族舞蹈等等,民音自成立以来已举办远超过六万场次的公演。
* * *
吾师户田先生常指导说:“无论文学或音乐,都该接触一流的作品。”
我也是在青春时期用手摇留声机聆听贝多芬的名曲,感受到莫大的鼓励,带给我在艰苦日子里生存下去的力量。
只是在我就任会长的1960年前后,对一般庶民来说,欣赏古典音乐或舞台公演都是昂贵、也没有机会接触。
现在是民众的时代。艺术绝对不是部分特权阶级的专利。使最高级的音乐艺术这人类共同的宝物普及于大众──这就是创办民音的出发点。为此,我拚命地奔走和奋斗。
为了发展文化交流,我一直希望能够邀请歌剧界的至宝“斯卡拉歌剧院”到日本盛大演出。虽然被嘲笑:“民音和学会不可能办到”,但自初次交涉经过了十六年,终于在1981年实现了自成立民音以来的这个梦想。
当时的巴迪尼(M. Badini)总裁表示:“除了斯卡拉歌剧院建筑物本体之外,所有东西都运来日本了”,那是一次堪称壮举的“搬家大公演”。
* * *
民众是大地。当这片大地响彻和平的音乐时,社会和世界都将充满善美的光彩!
在创立三周年的1966年,民音邀请了苏联的新西伯利亚芭蕾舞团来日演出,是为“世界芭蕾系列”的第一次公演。
当时东西冷战正酣,政治对立的问题一再受到传扬,连国民也对苏联怀有根深柢固的“可怕”印象。正因为如此,优美的“文化亲善大使”来到日本,引起人们的共鸣,建立了友好的关系。
文化交流正是互相理解的桥梁、和平的先驱。
“丝路音乐之旅”系列的第四次公演,乃是由中国、土耳其、苏联的乌兹别克共和国(当时)和日本的音乐家同台演出,主题是“遥远的和平道路”。
当时“中苏对立”,为实现这次公演历经一番艰险的旅程。然而住在那里的是人,哪有无法互相理解的道理呢!
民音的工作人员锲而不舍地进行交涉,深信“文化必定能够克服国家之间的对立”。当中苏两国感受到民音对文化交流的热切期盼时,终于答应参加演出。
1985年,当代表团成功地结束在日本全国二十六个城市三十次演出之后,我在信浓町的圣教新闻社欢迎一行的到访。
各国团长异口同声地说:“这次在日本演出必定能加强未来的和平与友好的发展”──这番话让我仿佛听到文化胜利的凯歌。
四年之后,中苏终于达成了戏剧性的和解。
音乐没有垣墙。能超越国界、语言、人种和民族的差异,结合人心,弹奏和平的曲调。
这就是民音与九十个国家、地区进行文化交流的理由。
我把这连结人类的文化交流大道称为“精神丝路”。
* * *
以文化连结世界!随着民音的推进,逐渐开辟出辽阔的“精神丝路”,相信这不单是我个人的感受。
摘自《随笔 新人间革命》(2003年12月24日刊登在《圣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