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广宣流布与世界和平 
第三十一章 通往世界和平的大道(31-17)

31-17 以人为本的机关报《圣教新闻》

  在池田会长与户田会长一起努力下,创价学会的机关报《圣教新闻》于1951年4月20日创刊,带给世界民众勇气和希望。池田会长在本节叙述了《圣教新闻》的原点与使命。

  户田先生第一次提到创办学会机关报的构想是在1950年8月,当时先生主导经营的信用合作社正遭遇瓶颈,被迫停止营业。
  那天(8月24日),我和先生在东京虎门的咖啡厅,和一位获知信用合作社停止营业消息的报社记者见面。于归途,先生语重心长地说:“报纸的力量超乎目前的社会所能想象。拥有一份报纸,就是坐拥很大的力量。学会也要找机会尽早办报,大作,帮我好好想想。”
  四个月后的12月,在东京新桥车站附近的一间餐馆里,户田先生又再次铿锵有力地对我说:“办报吧,办机关报,今后是言论的时代。”
  当时先生正一身承受谴责的炮火,却泰然自若,展望着广宣流布的遥远未来。
  来年1951年2月的一个寒夜。
  “该出报纸了。我是社长,你当副社长,大胆去做吧!”先生那刚毅奋勇的面容,我迄今难忘。
  两个月后的1951年4月20日,《圣教新闻》问世。
  当初发行量只有五千份,旬刊,两页。从现在的日报五百五十万份发行量来看,恍如隔世。
  那是小小的一步,但先生的蓝图非常远大。
  在研究报纸名称时,出现种种方案,如“文化新闻”、“创价新闻”、“世界新闻”。
  户田先生笑着说:“想到将来,叫‘宇宙新闻’怎么样?”
  最后决定名为“圣教新闻”。先生的气魄是创办一份将大宇宙根本法的佛法传遍世界的报纸。
  先生为创刊号撰写了头版头条的论文〈什么是信念?〉此后还连载小说《人间革命》和专栏〈寸铁〉,健笔不辍。
  我也负责历史人物专栏,介绍“革命与热情的诗人”拜伦、“命运的乐圣”贝多芬、“前进的青春”拿破仑等等。
  此外,我还作为公关部长,朝气蓬勃地展开论战,驳斥言论界的错误报导。那段时光令人怀念。唯有《圣教新闻》永恒不变地报导真实!
  “这是写给我挚爱同志的信”,先生和我都是抱着这种想法,尽心竭力地写作。
  “真想让全日本、全世界的人都阅读这份报纸!”恩师自创刊五周年(1956年)那年的年初,开始将《圣教新闻》致赠给亚洲各国领导者。共十位,其中有印度的尼赫鲁总理、菲律宾的麦格塞塞总统、中国的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等。
  书简上写道:“希望阁下通过本报,加深对佛教的理解,以期为东方文明进一步贡献力量。”
  先生要用《圣教新闻》打开东方友好与和平的突破口。
  有人嘲笑这是异想天开,但我一五一十地实现了恩师的心愿。
  东方的人权斗士甘地在狱中也坚持发行报纸。
  他在狱中开始撰写的自传也在报上连载,受到几千万民众的喜爱。他透过报纸宣传自己的“非暴力抗争”信念,鼓舞民众。
  无论遭受怎样的迫害,我们透过《圣教新闻》坚持宣传正义和真实,让创价的新人本主义浪潮遍及全世界。
  “如今日本的良心是创价学会,是《圣教新闻》。”一些有识之士如此评价。
  这完全来自于同志的可贵献身。
  世纪末的样相黑暗无比,不负责任的言论横行,缺乏哲学的社会如同步入迷途。
  在这种情况下,“真实的言论机关报”《圣教新闻》肩负使命,要成为希望的太阳,照耀二十一世纪。
  我也会撰写不辍。一定继续写下去。
  我的同志啊,齐心合力,一起建设“民众的言论城”吧。

  摘自《随笔 新人间革命》(1998年4月15日刊登在《圣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