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哲学──人类幸福的照明灯
以下是东洋哲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Oriental Philosophy,简称IOP)顾问川田洋一的访谈内容。IOP由池田大作于1962年创办,位于日本东京,是个非营利基金会。其成立是为了推广亚洲文化和思想传统的研究,并且通过学术研究,来剖析佛教的精髓和其普世通用的价值观。

请描述东洋哲学研究所(IOP)的目标及IOP为了这目标在做些什么。
在成立IOP时,创办人池田大作对其提出了三个方针。那就是研究现代亚洲的宗教、文化与传统;钻研佛教并着重于《法华经》中的教义;为世人呈献佛教的人本主义与和平主义的理念,全球问题的解决起到领头作用。
我们根据这些方针,一直钻研《法华经》的三大思想:在《法华经‧方便品》所阐述的“皆成佛道”、“久远元初”即生命为永恒的概念,以及菩萨道。我们正在努力寻找与其他宗教哲学、学科的相关性,与其建立联系,以确立彼此的共同点,从而解决威胁人类的国际问题。
最近,IOP以日文出版了10册系列标题为《大乘佛教的挑战》的书籍。我们根据创价学会首三任会长的构思推出本次出版,希望藉此建立一个哲学框架,从佛教思想的角度,协助解决环境问题、冲突及暴力等全球问题。第九册和第十册特别把主题定为跨文化、跨宗教对话。
除了出版刊物,研究所还举办了一系列研讨会和讲座,邀请各学科学者参加。我们于2015年与伊斯兰教、东方基督教和天主教的研究人员及学者进行了二十多次的研讨会,目的就是为了促进跨文化、跨宗教对话。
关于跨宗教的对话,您的见解为何?
池田先生表示,跨宗教对话的目的是与其他宗教合作,共同解决紧迫的全球问题。例如,在伊斯兰教方面,我们在2012年与马来西亚的马来亚大学共同举办了一次关于建设和平、保护环境,以及人权与尊严的专题研讨会。这是IOP第一次在伊斯兰国家举行研讨会,也促成了佛教和穆斯林学者之间非常有趣和坦诚的对话。

2007年6月,作为佛教的代表,我参加了由瓦希德研究所(Wahid Institute)、西蒙‧维森塔尔中心宽容博物馆和国际公共图书基金会(LibForAll Foundation)合办的跨宗教会议。当时出席的人员也包括了其他宗教的代表,如伊斯兰教、犹太教及基督教。会议上,我有幸与已故阿卜杜勒-拉赫曼‧瓦希德博士交谈。他说伊斯兰教爱好和平,以温和的方式传教。拥护甘地主义且坚决主张非暴力的瓦希德博士解释说,“圣战”(jihad)一词有时会被误解,但实际上有“尽心尽力” 且 “遵照伊斯兰教义,以诚意处事” 之意。
圣战分为“大圣战”及“小圣战”。来自伊朗的和平学家马基德‧德拉尼安(Majid Tehranian)博士曾在他与池田先生的对话集《21世纪的选择》中解释说,唯有在自卫的情况下伊斯兰教才允许使用武装。这是所谓的“外在圣战”或“小圣战”,而“内在圣战”或“大圣战”则被看成一个更加艰难的过程,其中包括净化心灵,使其不受贪婪、攻击性、邪恶等污垢沾染。

同样的,大乘佛教中有“烦恼即菩提”的概念,其中描述了克服生命中“三毒”,即贪瞋痴的过程。若能克服“三毒”,就能展现生命中佛界的特征,如慈悲、勇气及智慧。佛教和伊斯兰教分别阐释的生命变革概念,有许多共通之处。
人们常把圣战与恐怖主义画上等号。身为宗教人士,我们有义务破除这样的偏见,给人正确的理解与认知。
作为佛教学者的代表,我在会议中引用了《法华经》和其他佛教经文来提出佛教的观点。我们根据各自宗教信仰的主要教义交换意见,从中加深了彼此对宗教界如何为围绕和平、保护环境、维护人权而进行的讨论作出贡献的理解。
请说说IOP的独特之处。
IOP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积极与其他宗教信仰的学者进行对话,同时牢牢扎根于《法华经》的哲学,以及创价学会首三任会长,特别是IOP创办人池田大作的思想。这些学术交流可以建立对彼此宗教哲学的相互理解,并且纠正错误的信念与偏见。
IOP的研究人员也扮演了重要角色,为各宗教哲学思想和经文提供了学术见解。2016年4月,IOP在法国巴黎的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总部,举办了“佛教经典 世界的精神遗产──从写本与图像看《法华经》”展览。展览内容来自IOP研究人员和这领域专家的研究成果。
IOP所关注并且会鼓励我们的读者去关注的全球问题有哪些?
在IOP成立50周年之际,池田先生捎来口信,他说人类如今所面临的问题分为三方面。第一是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第二是社会、政治及经济的挑战,第三是人类精神方面的危机和道德伦理的退化。
说穿了,这最后的问题是其他两个问题的根源所在。那是导致暴力的根本因素。无论是环境、社会、政治或经济方面的问题,关键就在于我们如何应对这最后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所关注的便是所有全球问题。

川田洋一于1988年担任东方哲学研究所所长,2007年3月,就任该研究所顾问。在任所长期间,川田博士负责监督研究所多方面的研究计划,这些研究计划探讨东亚哲学和现代全球问题的交接点,这包含了人权、环境保护和生物伦理等问题。他是一位获得日本京都大学免疫学博士学位的医生。川田博士也是知名佛教医学史权威,他在生物伦理学、医学和临床实验等问题上提出了佛教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