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创价学会──在狮城推广和平共存思想

多元种族与语言
多元宗教与风俗搀和着
的确是
东西交汇的十字路口
这里是世界的缩影
是多元性的文化大国
──池田大作会长
新加坡,一个只有5百万人口的年轻国家,于2015年庆祝建国50周年。国民人口主要由原本就居住在当地的马来族,及其他来自马来半岛、中国及印度次大陆的移民后代构成。当地的文化、风俗习惯及宗教信仰丰富多元,国民大多能说多种语言及方言。
在新加坡,回教堂(清真寺)与佛教庙宇或印度神庙并立并不罕见。就以新加坡创价学会(Singapore Soka Association,简称SSA)的主要会馆之一创价和平会馆的所在地来说,在同一条街道上还可见到其他3个宗教的礼拜设施。新加坡从建国的早期开始,便一直注重各种族间的互相包容及和睦共处。确实,作为一个新兴国,新加坡的成功,可归功于其不遗余力地促进及保存其社会独特的民族、宗教及文化多元性。
创价学会继承了佛教的精神传统。《法华经》强调生命的尊严、人人平等,教导所有生命相互关连,这与新加坡重视多样性、追求和睦共处的社会思潮如出一辙。
从1972年成立时开始到现在,SSA的会员人数成长至3万5千人,约百分之四十的会员年龄为不过40岁的年轻人。作为一个充满青春气息的团体,SSA从池田会长的鼓励得到启发,举办各种文化及教育活动,也积极参与国家庆典、跨宗教活动、社区服务工作,致力在新加坡社会推广《法华经》的核心思想。

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SSA会员有机会深化自己的佛道修行及对佛法的理解、进行自身的人间革命(人性变革),同时也与他人增进友情,加深感情。学习尊重并与他人合作、设法超越差异以达成共同目标等迈向和谐共处社会上所面临的挑战,可以透过这些活动,同时从参加者的个人立场,及全体人员的团体立场展开。
以下为SSA过去参与的活动例子:
国庆庆典
从80年代以来,SSA曾受政府邀请,在过去50场国庆庆典当中,总共参与了30场的演出,以纪念国家于1965年8月9日独立。SSA带来精彩的大型表演,包括叠罗汉的体操演出、灯光特效秀及舞蹈表演,每场都有数百名不同年龄层的SSA会员及他们的朋友参与,而且大多数参加者皆无舞蹈表演经验。对他们来说,参与演出是个不简单的挑战。他们要花上几个月的时间练习舞蹈,学习互相配合,排练队形。
演讲系列

为了促进就各种全球问题的探究及意见交流,SSA积极推出多个演讲系列,邀请专家就贫穷、全球公民、可持续发展、人类安全等课题发表演讲。
SSA也举办跨宗教对话。2008年,SSA青年部会员举办首届跨宗教青年和平研讨会,题为“让宗教人性化,创造和平”。共有4千名巴哈教、佛教、天主教、印度教、伊斯兰教的代表,和来自亚洲的其他创价学会组织的青年出席。与会者进行讨论,并更进一步了解如何促进宗教间和平、让各宗教和睦共处的可能性。
2016年3月,SSA与新加坡管理大学共同推出“黄金辉、创价全球和平与理解国际研讨会”。这是个年度系列研讨会,预定总共举办5场。研讨会的目的在于召集各种族及宗教背景的学者及思想家,探讨如何争取全球和平及理解。
青年服务队访问中国

为了让属于不同文化的青年加深彼此的理解,增进友情,SSA由2009年起派遣青年服务队访问中国,远赴偏远地区与当地学生进行文化及教育交流。这是响应由新加坡青年理事会推出的“青年海外服务计划”而举办的,青年理事会不但提供资助,也制造平台让参加者回国后与别人分享他们的体验。
以上这些为了实现和睦共处社会而举办的活动,并非仅限于SSA,新加坡政府也一直鼓励全体民众要求同存异。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透过参加SSA的活动,社会各阶层的人有机会互相交流,建立联系,并审视自己对差异及多样性的看法。或许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的这些交流及联系,我们能培养尊重他人的心吧。

李文才乃SSA活动与社区关系主任。出生于新加坡,从1969年开始跟随母亲信仰日莲佛法。他平时喜爱摄影和陪伴妻子及两位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