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繹夢想的人生

耶斯佩爾‧奧勒‧費特‧安德烈森 丹麥
耶斯佩爾的肖像照
(© Marine Gastineau)

我從小就讀一所位於丹麥郊外的寄宿學校,父母都是該校的教師。我的童年既歡樂又無憂無慮,所有事情對我來說都唾手可得。因此,我的結論是人生的目的就只是要多交朋友,過得開心。對宗教一點興趣都沒有,甚至抱著懷疑的態度。

為了實現成為演員的夢想,我在二十多歲的時候搬到丹麥的首都。我認為演戲很有趣,而且自以為只要演得好,所有人就會喜歡我,然後就可以出名,開心到老。但是我很快發現,演藝圈的競爭激烈殘酷。光是想要考進戲劇學校,就要付出極大努力。

我對此感到十分不適應,因為一直以來,我都能夠開個玩笑,然後就得到想要的。一夕之間,我再也無法這樣子了,這使我開始懷疑自己,人生第一次感到忐忑不安,覺得自己其實沒有深度,但是又看不起周圍的人事物,同時又不斷苛責自己。我變得無法相信人,並將自己的負面情緒歸咎於他們。

我沒考上心目中的戲劇學校。翌年,我報名一所不同種類,為期一年,專攻電影和電視的戲劇學校。那是在2008年,亦是我值遇日蓮佛法的那一年。作為一個喜歡交際應酬的人,我在一場派對上認識到佛法。當時凌晨4點,一位年輕的女士告訴我她是佛教徒,並問我有沒有興趣參加聚會。

我去了。在那場聚會中,我首次唱念「南無妙法蓮華經(Nam-myoho-renge-kyo)」(唱題),並即時感到一股積極正面的能量。因為我親身體會到這個佛法的力量,所以便開始參加創價學會的聚會。池田大作會長的以下指導特別激勵我:「不管過去如何,至今又如何,不需要在意。重要的是,現在要播什麼樣的種子。」我以這段指導為根本,開始努力變革自己。

儘管這看來只是第二選擇,我仍決定要申請就讀教育系。身為兩名教師的兒子,我曾發誓自己一定不要走這條路。但在學習創價學會第一任會長牧口常三郎和第二任會長戶田城聖的教育理念和貢獻之心以後,深受啟發,浮現想執教鞭的念頭。最後,我考進了哥本哈根大學學院的教育系。

2014年,我找到一份在寄宿學校的工作,但內心突然之間又開始懷疑自己──有時候我仍然會記掛演戲的夢想,那這樣的自己是否適合教育工作?是否應該放下一切,再次追尋當演員的夢想?為了摸索出方向,我不斷認真唱題。就在此時,我前往日本參加創價學會青年研修會。我爭取機會,向前輩請教該如何解決內心的矛盾兩難。前輩鼓勵道,要在工作中發揮出百分之一百二十的力量,並建議,說不定我可以用演技為課堂增添趣味。

回到丹麥後,才發現新職場已分崩離析:學校副校長已辭職,留下一大筆債務;17名學生涉嫌吸毒,已被遣送回家。然而,我緊記池田會長的指導,即使一切都混亂不已,我堅信自己有著重大的使命,要將所有煩惱和痛苦轉化為幸福,實踐佛法的根本精神「變毒為藥」。

耶斯佩爾熱烈地與朋友交談
(© Marine Gastineau)

經過了兩年,職場情況否極泰來。隨著領導層出現人事異動,同事團結一致,學校的未來變得明朗。在此時,我與學校的合約即將結束,演戲的夢想再次浮現於眼前,但這一次我的抱負不一樣了:如果要演,就要通過演戲,為身邊的人帶來幸福和喜悅,而非得到讚揚或名聲。我決心要成為一個菩薩,也就是行為舉止富同理心,並致力幫助人群獲得幸福的人。今後不管我從事任何工作,目標都會是以佛法為根本,創造幸福。

就在合約到期的兩個星期前,突然有家電影公司聯繫我,希望我去為新的兒童節目《青春校園(暫譯)》(Klassen)中的一個小角色試鏡,角色是體育老師。當時我心想:「這真奇怪!我現在身材那麼差!」況且,令人覺得出奇的是,這個角色就像是為我量身訂造一樣,因為在現實中身為老師的我,可以演得得心應手。能夠在電視上演老師,讓我實現了當演員的夢想,而我也成功獲得這個角色。自從我開始當演員以後,有幸能夠與一些從小就很崇拜的喜劇演員一起演出。同時,我甚至可以回那所寄宿學校教書,在業餘時間繼續演戲。

能有機會告訴孩子們說他們是世界的主人翁,以及教導他們不要當只掃門前雪的人,是我的榮幸。與此同時,還有機會在演戲的時候,當大家的開心果,為人帶來歡笑。這個體驗證明,人生中的所有人事物環環相扣,一切都有它的意義。池田會長在著作中教導,要珍惜自己和家人,透過作好公民及取得身邊的人的信任,得到社會的尊重,為社區的繁榮作出貢獻。他強調,佛法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佛法讓我明白人生不一定是非黑即白的。我是演員的同時,也是教師。我依然確信人生的目的就是要多交朋友,過得開心,但我也做好了準備,面對挑戰,實現夢想。

[2018年9月]